美文网首页
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无非是和自己对抗

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无非是和自己对抗

作者: 勤俭简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6:34 被阅读8次

首先,感觉这本书的翻译用词不够精准。这是对比得出的结论,因为作者每阐释一个观点,都会先拿出某某大学或机构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再在结论的基础上扩展可用的方法。比较严谨。但是翻译在长句的切割和用词上,可斟酌性太强。

本书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的收获。分别是:工作方法,情绪利用和注意力的使用方法。

1

工作方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抉择点。

抉择点,说白了就是上一个工作和下一个工作之间的间隙。

如果是自然完成任务,到达抉择点,要有意识利用5分钟想一想接下来要做什么。需要评估一下目前自己的疲惫程度;最好退一步——拉开距离选择接下来的任务;可以计算下一个任务需要花费的心理能量。然后抉择。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吧。

当然,你可能会在进行一项任务时,中途被人为打断。那么你需提前计划好,假如被打断,那么在这个被打断的抉择点,“我会怎样做?我该怎样做?我可以怎样做?”就是“防患于未然”。人在工作的兴头上被打断,往往容易很焦虑,例如你在写材料,熊孩子打断你;你在完成一个工作,猪一样的队友来打断。书里介绍了一个小技巧来抚平被打断的心理焦躁——想,外界打断我反而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反思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把破坏看成转折的契机——类似股市下跌带来机会,行业冬天播种未来。

番外工作法:试着做做。一直困扰什么时间看书,早晨起不来,工作忙的时候没时间。书里提到一个“下午1小时阅读”,灵光一现。从自身说,往往下午的时间比较宽裕,节奏没有上午那么紧,而严重时间浪费也多发生在下午。那么就提前计划好,每天强制下午读书30-60分钟,养成习惯,形成身体自然。所以强制下午阅读,是个不错的想法。


2

情绪利用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愤怒、悲伤、焦虑和积极情绪。

第一个说法,愤怒能规范行为。当然这个规范行为是我个人总结的,书上这样形容的“愤怒是一种独特的负面情绪,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做出接近导向的行为。所谓‘接近导向的行为’,是指那些会让我们接近某个人、物体或想法的行为。”这里存疑,慢慢参悟。目前的感觉是愤怒使用好了,是可以促使人做出接近导向的行为。什么是导向的行为呢?应该是指公认的“正确”行为。所以愤怒能规范行为。

第二个说法,悲伤有抗拒诱惑的作用。悲伤的时候人会自然地放缓节奏,总喜欢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说什么“臣妾做不到啊”。因此,当你需要深思熟虑某事,就让自己悲伤一点,效果更好。当你在剁手节冲动地把购物车塞满时,请回忆悲伤的事情,当你沉浸在悲伤中时,你的钱包一定喜笑颜开了。

第三个说法,要感激焦虑,焦虑简直就是准备就绪的代名词。困惑,感觉焦虑和紧张是两个区别很大的概念。这里的的焦虑指的是临大事,已做了准备后的情绪。准确说应该是紧张。而我们日常焦虑的根源多是——悬而未决、求而不得,无法控制的事件或人。往往处在抉择的路口,一团乱麻,所以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就不是准备就绪的代名词。这种焦虑该怎么办呢?我想到了《冬吴相对论》里曾多次提到,在选择的节点,与其犹豫不决,那么还不如“抛硬币”。看起来随意,总要去试一试,去做。就像在迷宫里,哪怕走错了,至少发现了一条错路,下次不会再走。留在原地,是收益最小的做法。如果焦虑,就在做中错,错中改,改后再做。

第四个说法,积极情绪更有创造力。积极情绪的作用就不多赘述了,书里介绍了几个调节情绪的小方法,1闭眼回忆开心的事、人、电视剧等。2大笑(想想周星星怎么大笑的,梁冬魔性的笑声也很有感染力)3缓慢地深呼吸。4小睡10分钟。希望小方法有大作用。


3

注意力的使用方法,我觉得在书中介绍得刷三观。最刷三观的观点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注意力天生就是分散的!

“从进化角度讲,大脑天生就不是为了专注于任何事的,大脑会不断地在不同注意点之间迅速切换。探测正在靠近你的人、动物、飞行物体是一种生存策略;专注于某事,不关注潜在的危险,这只会让我们处于暴露状态。”

按照这个观点细想下去,那些有集中注意力的远古人,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我们现在身上携带的基因先天就是“注意力分散”的。近现代那些拥有超强专注力的大科学家,都属于基因突变,属于一种“变态”。所以,那些小时候看起来笨笨的,总是容易被“误伤”到的孩子,他们才是拥有科学家基因的群体?例如,走路都能撞头的陈景润大大!淘气的宝贝们,属于注意力分散的正常人!所以,不要再纠结你不是科学家了,那种变态的专注力,真的是一种天生的变态!其余的都是正常人!我们就是正常人。

刷三观!我们每天强调的、努力训练的提高注意力,难道是违背人类特点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在战争、自然环境下,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才是更有可能存活下来的那群人。教育三观彻底被刷新。

因此学生上课走神什么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走神还能让人更有创造力!(再被理论暴击)

解决走神的办法,就是自我安慰“这没什么,很正常”,然后跟随走神的脚步,注意是跟随,不是纵容,不要在已知走神的情况下去看报纸、刷手机,而是继续坐在那里,静观自己仿佛插上翅膀的思想,在飞翔的过程中慢慢将自己带回原地。切忌反抗!

总结成公式:放任、跟随→静观→带回

当然,也可以让自己主动走神,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专注于某个问题一段时间后,转换到另一个从认知角度上讲难度适中的任务,再转回到最想要解决的任务上。”

主动走神可以做:1、可以欣赏一幅画、观察植物、窗外风景,注意观察各种颜色的深浅。2、整理桌面和书架,擦桌子。3、听音乐,聆听曲子里用了哪些乐器。4、玩小游戏,例,看到有人一边走一边发短信,就在纸上画一笔(在快餐店、图书馆等地方学习时)

有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放任自己自由观照的意味。顺应自己是天道,堵塞自己最危险,因为,总有垮塌的时候。

当你不思考的时候,创造力就来了。(这是什么毁三观的实验结论?)


4

作者在刷三观的同时,也从饮食、运动、环境、声音、光线五个方面介绍了集中注意力的小方法。

饮食:多喝水,少喝咖啡更有效,零食吃坚果。只要体内2%的水分流失,就会对注意力和短期记忆力造成损伤。

运动:运动尤其能增强那些与自我控制相关的执行功能。只要进行21-40分钟的中等有氧运动,就能让人感到精力更加旺盛。中等强度:相当于快速行走或慢跑。就是运动能提高自控能力。没办法集中精力时,这样做:快速行走30-40分钟;上下楼梯10-20分钟。试着出点汗,但运动量别太大。

环境:把与正在进行的无用的物品都拿开,为节省时间,可以整体挪开。状态差的时候清理物品、桌面。把电话、水杯等物品放在桌子四角。总之,就是别让它们在你面前晃!干扰你的注意力。

声音:中等噪声会让人更有创造力。约70分贝,例如距离你3米的吸尘器发出的声音。85分贝以上就破坏思考了,例如拖拉机呼啸而过那么大声儿。内向的人更容易被外界干扰。

光线:暗淡光线下,会更富有创造力。所以晚上写小说,白天写论文,是比较合理的安排。白天,偏蓝光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早晨,天空的蓝果然是叫起床的最佳利器!

各种消除疲劳的方式应该罗列一下,不要单一运用,要穿插,要去实施,反复练习,形成一种习惯与本能。这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方法,也是对抗惰性的方法。

突然觉得,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无非是和自己对抗。敌人真的只有自己。



总之,管理自己的办法,在于顺应自己的生理特点,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观照自己的问题,承认人性的脆弱,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抗拒生理特点,了解自己并有目标地慢慢成长,才是正道。

相关文章

  • 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无非是和自己对抗

    首先,感觉这本书的翻译用词不够精准。这是对比得出的结论,因为作者每阐释一个观点,都会先拿出某某大学或机构的实验方法...

  • 每天有一段不被打扰的时光

    01 日常,无非是琐碎的,能把人逼仄到某个角落,毫无还手之力。 对抗琐碎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不管每天被分割为多少个...

  • 02 越想改变,问题就越顽固

    越想改变,问题就越顽固 (自我调节时的对抗心理) 这一章呢,讲的是一位失眠者,为了让自己睡着想了很多的办法,甚至看...

  • 和自己对抗

    今早的跳绳和昨天感觉差不多,就是昨晚睡眠不够,导致起床有点困难,还好,总算是没有放弃,还完成了任务。 感觉自己每天...

  • 萨德

    对抗,谁赢谁输?有什么意义吗?都是失败者。人类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好好活下去吗?

  • 在这对抗抑郁的日子里

    对抗抑郁1 想了又想,今天起在这里分享我和抑郁症对抗的过程。首先因为自己目前自制力和意志力薄弱,想得到更多的力量来...

  • 2020-10-21

    雷素敏坚持分享906天,2020年人类对抗疫情,2021年,人类将对抗自己国际思绪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乃是主流,国际...

  • 老不老,看你睡得好不好!睡前这四个小习惯不要再做了

    虽然说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想尽办法对抗衰老。对于爱美的女人来说,更是难以接受接受自己要经历“韶华...

  • 浮躁的今天

    我觉得对抗浮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锁在图书馆里。

  • 钱的重要性

    今天跟一个客户聊天,客户很想购买我们的产品,但是她自己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给自己的父母撒了一个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无非是和自己对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ph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