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社会,不但女孩子怕生孩子,大抵很多男孩子也怕生孩子吧!
要个孩子大概率女性职场受阻,男人的经济压力增大,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里,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01
有一次去医院看望亲戚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本来计划3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因为亲戚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可能是顾及老人血压、心脏等生理指标的稳定,手术一直进行了五个小时。
这期间不断有病号进入手术室,也有做完手术的病号被推出手术室。
几个人在门口好像等待做剖腹产的产妇,听他们谈话内容早就知道了宝宝的性别,期待的眼神也在脸上。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护士抱着婴儿出来喊:“徐丽的家属在吗?生下一名男婴,七斤二两。”
几个人“呼啦”一下围上去:“我们是”“我们是家属。”
一个中年妇女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几个人脑袋凑到孩子跟前稀罕得不得了,突然那名一直急躁的青年男子蹦了起来:“儿子,儿子,我终于有儿子了……”
一群人簇拥着抱孩子的女人疾步去病房,那个青年男子突然回过神来,一溜小跑追了上去。
大约30分钟的样子,护士又站在手术室门口喊:“徐丽的家属,请协助医护人员把产妇推到病房。”手术室外一片寂静,护士们好像早就习惯了这种模式,摇摇头一声叹息:“哎!”
那一刻我的心脏抽搐一下:“这个产妇该有多伤心!孩子报出来后,产妇还在里面缝合,要是遇到意外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
0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便剖腹产恢复大约一年时间就够了,而养一个孩子却是一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
张茹和老公刘凯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两个人选择到青岛发展,工作稳定后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在青岛按揭了婚房。
刚开始小两口没有计划那么早要孩子,刘凯的妈妈信誓旦旦:“我已经退休,你们尽管要,我帮你们带。”
毕竟年轻,张茹和刘凯备孕十分成功,况且张茹体质不错,一直工作到临产。
妈妈提前请假过来等着张茹生产,婆婆等待生产的消息随时待命。
看似一切都那么美好,可是在张茹生产的前一天,婆婆不幸遭遇车祸,脊椎伤害严重,抢救过来要长时间的康复。
妈妈还没有退休,等到张茹母子出院回家妈妈就返回到工作岗位,月嫂上户照顾宝宝,刘凯尽可能早点下班回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休完产假,婆婆还在康复中,妈妈暂时还不能帮忙,把几个月的宝宝交给月嫂或者育儿嫂张茹一百个不放心,无奈之下只能辞职当了全职妈妈。
尽管刘凯收入不错,无奈还有房贷,张茹妈妈每个月都补贴几千块的生活费,让女儿尽可能生活得宽裕一点。
03
高胜军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名程序员,薪资待遇相当不错,负担房贷、车贷还有结余,媳妇在公司做文员,虽然收入一般,负担家庭基本开销没有问题。
刚开始小夫妻也没有刻意要孩子,可是结婚一年之后孩子意外来临,夫妻算了一下账:即便媳妇全职,高胜军的收入也能养家糊口。
刚怀孕没多久,媳妇孕吐严重,还有贫血的现象,高胜军心疼媳妇:“辞职养胎吧!”
生产之前一切安好,尽管媳妇十分小心,宝宝还是早产,不得不住进了保温箱半个月花费两万多。
早产儿体质弱,三天两头生病,双方父母都没有条件带娃,媳妇只好继续当全职妈妈,开销剧增,工资不涨。
无奈之下,高胜军只好双休日做兼职。
互联网行业本来加班加点很正常,以前高胜军还能保持一周去健身房锻炼两次,现在下班就往家赶,周末也在奔波,长时间久坐,30岁年龄啤酒肚显现,但丝毫不敢怠慢。
夜深人静时,高胜军内心五味杂陈:“要是没有要孩子,起码生活质量比现在提升很多。”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
生孩子相对容易,医疗发达产妇基本没有生命危险。
可是养孩子是个相对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父母帮忙、或者经济不许可长期请育儿嫂,大概率宝妈要当全职宝妈,职业生涯归零,即便后来重返职场,那什么和精力旺盛的应届生比拼?
男人在职场毕竟压力就大,再养个孩子开销倍增,岂不是又增加一程一层压力?
现在生育力下降,不但女孩子怕生孩子,男人也如此,经济特别给力的除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