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天气愈来愈热。5月12日,这是个既特殊又普通的日子,特殊是因为我们在每年这一天纪念5.12大地震,普通是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都要完成好自己固定而又烦琐的工作。忙完白天的工作,晚上还有两节晚自习。虽然已经有点困倦,但这样忙碌的日子反倒让人感觉充实有意义。多年前的那场灾难使得我们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一些家比较远,以及父母外出打工没人照顾的孩子,就住宿在学校,晚上安排上晚自习,今年情况特殊,由于疫情的影响,开学后住宿的学生减了一半。我就拿了作业到教室批改,让学生们自由学习,完成作业。刚改了几本作业,就听见一阵轻微的音乐声在教室响起,循声望去,只见学生小c神情慌张,就在我望过的瞬间,音乐声也戛然而止。根据多年经验,可以确定是手机的声音。电子信息发达,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正慢慢的毁掉这一代的孩子们,加上疫情期间上网课也用手机,学生们更是有了正当的理由长时间接触手机,这让很多自制力本就很差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了。放下手中的笔,我准备过去对那位学生“拷问”一番,并没收手机。就在我站起来的瞬间,脑海里不知怎的就突然浮现出了近几年关于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后果的无数新闻报道:学生跳楼相逼的、残害老师的、甚至祸及其他老师的……。我有些退缩了,怎么办?收还是不收?管还是不管呢?但我不愿意承认自己心里的那一丝丝惧怕,就告诉自己,算了,要不就给学生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吧,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吧。就在我刚刚坐下的时候,那个音乐声竟然再次响起。我按捺不住了,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小c同学本子底下翻出了手机,心里想着我就不信我还能那么倒霉的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故事。再说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贪生怕死?唉!一件小小的正常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竟然也能让我有一种“舍生取义”的壮士断腕感觉。
正在此时,领导巡查,我把手机交给了领导,领导语重心长地把学生教育了一番,让周末把手机带回家,以后不准再带入学校。领导走后,我又和学生谈心,了解了情况,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把她托付给了姑姑,手机是和父母联系交流的唯一途径,交流谈心过程中,小c同学一直低着头,除了认识到错误外,也能看出情绪很低落,他说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父母了。还好,谈了半节课,并告诉手机可以放到宿管老师那里,需要联系父母时找宿管老师就好了。
彻夜难眠,在脑子里想着无数种后果,第二天早早起来就来到教室,辅导之余,更重要的是想看看小c同学。只见他与往常并无两样,认真地读着书,一切安好,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朝阳升起又是美好的一天。
以后再碰到类似事情,我想我还会义无反顾的去这样做,因为,教书育人,是我一辈子的工作,更是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