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作者: 唯善不争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7:42 被阅读129次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第一次与都江堰结缘,是在九寨归来。那时候作为一个自费景点。是我们在与旅客旅游的必经之地。汽车直接开上了山。我们是从远处眺望着都江堰。感受着大坝的雄伟与壮观。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想到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为了我们蜀国的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不再受洪涝灾害的困扰。于是开始修建了这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按现在的话来说,李冰父子就是水利专家。

岷江一直从弓杠岭流到此处。由于都江堰以上都是绵延的大山。所以他的河谷很深。即使有大水也不会造成洪涝灾害。但是流到都江堰就不一样了。这里是绵延的成都平原。没有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是平不了水患的。于是时势造英雄的李冰就来到这里。修建了这造福蜀人的工程。四川人民应该感谢李冰父子。特别是成都平原的父老乡亲应该感谢他。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把经过的岷江一分为二,鱼嘴就像一把尖刀头,把都江堰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用来排洪,内江用来灌溉,后来有专门修了飞沙堰来排洪。宝瓶口就是专门来控制排洪的量。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智慧。那个时候并没有钢筋混泥土。没有地质专家,也没有桥梁专家。他们居然用一个大的笼子装满了石头。截断了这来势凶猛的洪水。

所以说拜水都江堰。我们要顶礼膜拜着古人的智慧,有了他们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大放异彩。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离开都江堰十多公里就是青城山了。

七律·青城山飞泉沟

源自天门入味江,溯沟而上水清凉。

双声泉落涧中溅,百丈桥横涯上翔。

闭月潭幽多雅韵,观音岩险少芬芳。

苍藤老树云烟绕,独立寒秋赏夕阳。

诗人笔下的青城山总是有几分悠然,第一次去青城山也是带团去的,可是连路朝那边都不知道,但是游客也是非常理解,我们一路有说有笑。慢慢的体会这青城天下幽的景色。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虽然这里早已有了索道,不用自己那么辛苦的去爬山,但是我们依然建议他们爬山,只有自己爬上去的山,才有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才开始他们还是挺有劲的,爬到半山腰开玩笑说被我骗了,谁知道这山并不是他们想象那么好爬。

我说道家最讲究的就是养身,看你们一个大腹便便,带你们出来锻炼达到了养身的目的,你们应该感谢我才是,他们在我的忽悠下,努力的向上爬,终于到达了上清宫,用自己的身体丈量了无边的道法。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我只去过青城前山,他们说青城后山更好玩,风景更秀丽,比起前山的繁华,后山更契合了幽这个美名。

余秋雨先生这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确实值得大家去到此一游。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相关文章

  • 浪浪浪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 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逍遥龙溪谷,悠然天府源

  •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昨年,领略了都江堰激流的澎湃。今夕,问道青城山的古寨、白云。 喜欢旅游的人儿,总是没有...

  • 青城之语

    青城之语(一)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闻...

  •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两地相邻, 也许这就是其间的意境所在!完成了都江堰拜水,在细雨蒙蒙、几分寒意里,问道青...

  • 【原创】坐着高铁逛成都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也是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然...

  •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去参观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还是去青城山寻仙问道,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两难...

  • 有感青城山

    水借山势奔向前,山借水势声震天。 拜水都江堰车水马龙,问道青城山人来人往,。

  •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杂记

    1、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就是,“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这句墨宝,朗朗上口,...

  • 静心之旅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仅仅几个字,便说出了都江堰和青城山的特点。都江堰气势恢宏而且透露出古人深深的智慧;青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w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