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
地址:成都双流川心村
每年的100多人的团年坝坝宴
第四天,全村的团年饭必须在今天全部准备好了,村的里妇女们花的力气最多,菜单是固定的,不需要操心,食材的采购以就近原则,“身不二土”在顺心村被完美演绎,李婶养的猪,张大娘养的鸡,老戚家三代大厨,戴屠夫杀的猪可以围绕全村3圈半。
三天的准备工作后,第四天的工作自然转给男人们,做为旁观者的我,这是很奇怪不可思议的事,常常说“妈妈的味道”被每一个人刻在心底,刻在舌根。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日常餐饮几乎都是被妈妈包圆,但一旦商业化的餐厅,一旦祭祀化的团年,男人们自然而然的站到灯光下,智慧点亮餐桌。
老戚叔是村里不多三代做餐饮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士,曾经在五星级宾馆当过大厨,曾有客人问他:老戚,你说你什么菜炒的最好吃。
戚: ”我婆娘炒的蛋炒饭最好吃。“
问:“我是问你什么菜炒的最好吃。”
戚:“我啊,我瞎JB炒的,没球啥子吃头。”
据说因为这段对话,被炒了鱿鱼,回村开了一家小餐馆,只做晚上,6点开到11点,一般要等到各家各户的娃开开心心的来叫自己的爹爹,顺手吃二片猪耳,抓一把酒鬼花生,然后男人一面不好意思站起来踢两脚自己的娃,讪笑着露出怕老婆的神色,回家了。
没走几步,就会听到餐馆内会传来巨大的笑声。
男人也不在意,在儿子手上抢了两颗花生,高高兴兴就回家找热坑头了。
虽说老戚明面上嘲笑自己瞎JB炒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老戚对炒菜是有感情的,至少态度是极为认真的,乡下的菜最大特点就是不浪费,一块肉漂亮的切成方方正正的咸烧白,边角余料加了红萝卜烧得香喷喷。
老戚的厨艺是家传,老戚的爷爷年轻时在省城做大厨,看上店里的一个小姑娘,一直追一直追,追到川心村,做了倒插门,但戚老爷子不这么认为,他说人啊就是一粒种子,一辈子都在找适合自己的土地,你说家乡好,他说大城市好,老子说婆娘好才是好。以前日子不易,但也甜甜蜜蜜,穷人孩子早当家,打小放学回家,就帮家里收拾菜头葱皮,滚刀切的粗刀功也就教给孩子处理,传给戚大叔,再传给老戚,真可以说是家传童子功。
团年饭的腊肉的猪是吃玉米、猪草+餐馆泔水养大的,这几年餐馆的油水重,不喂饲料也养的肥,只是费时间而已,而时间就是拿来浪费的,浪费在吃上,浪费在爱上,浪费在做爱上。
煮腊肉其实很讲究,先用淘米水泡了洗了,再换干净的井水煮熟,中间还在换一次水煮,老戚悄悄把自己的第一泡茶倒到水里一起煮,这是他爸教他的,自己做的菜,要有自己味道,老戚深信不疑,因为他婆娘就是这样被他的味道撩上的。腊肉煮熟后捞出来,趁热就开切,这时候就考刀功了,太薄没嚼头,太厚不讲究。每一片都2.4毫米,被柏枝熏过的腊肉每一片都晶莹剔透,切好一盘,留了二片在手上,老戚看左右没人,一片塞到烧火的婆娘嘴里,一片顺手塞到一个疯跑的娃嘴里,然后眯眯眼,回到灶头灯光下,智慧点亮柴香。
好茶叶蛋是泡出来的;
咸烧白是靠大火把油逼出来的;
甜烧白一定要买上海耀华的洗沙做馅,这个是不多外购的食材原料。
凉拌鸡一定要用10个月公鸡,辣椒油要提前一天做好;
粉蒸牛肉要用石碾压的粗米粉,要用去年的旧米。
……
最后就是酒了,乡村人不讲究名牌,但喜欢喝大米酿的酒,赚到钱回家的后生也买酒回来,但只买全兴,成都酒,老酒厂就是老九眼桥处,100年前成都官老爷就喝这个酒,据说戚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在九眼桥的大饭局当大厨,就连泡菜生花了,倒些全兴酒回回春,一周就恢复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喝全兴,万事兴!
团年,就讲究这个!
文:今晚扁老虎 | 摄影:照相的老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