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之前系列文章之后,陆续有求职的同学希望能深入了解某些Interview准备的具体方法,其中HR Interview是重灾区(另外两个是Group Interview和CV,以后有时间再说)。因此这篇文章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切入,讲讲思考的细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
同学A接到Morgan Stanley的AC通知,职位是Analyst(其他职位准备方法同理,差别不大),面试时间是3天后。A同学之前并无金融方向背景,关于Morgan Stanley的信息主要来源于glassdoor, wikijob等求职招聘网站,希望通过短时间的准备提升HR Interview的表现。
普通答案
如面试篇3所说,HR Interview有三个必问的问题,其他问题大多属于这三个的延伸。凭借google上的快速搜索,A同学得知Morgan Stanley是国际型投资银行,业务覆盖公司上市并购、金融产品交易、财富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某些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技术方面(假设A是技术人员)Morgan Stanley对技术方面投入很大,一些交易系统也是行业标杆。所以A同学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围绕这两个点进行回答。
-
Why the industry
由于并不十分了解这个行业,所以A同学的答案为了保险起见一般都会如下:
对金融行业很有兴趣
觉得这个行业很有挑战
职业发展规划
因为钱多(当然表达很婉转)
... -
Why the company
关于公司,好在有一些google上的信息做支撑:
公司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觉得公司很有前景
觉得在大公司可以学很多东西
... -
Why the position
职位上,A同学觉得是比较显然的:
因为学这个专业
因为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
因为自己性格合适,这个工作让自己觉得有激情
...
这些答案是博主在很多面试中亲耳听到的,不仅是中国的求职者,国外的求职者这么回答也不在少数。这样回答并非不可取,只是大部分求职者都会想到,而且也并没有展现出个人特色,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会比较吃亏。这样的答案大概能打60分,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准备不到这一层,说明准备不足,AC过的可能性很小。
多说一句,这样的答案属于万金油,在某些应急场合十分管用,比如Cold Call,或准备时间不够的时候,能够保证不会卡死,所以还是需要掌握的。
进阶答案
经过一番提点,A同学意识到准备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决定继续摸索。A同学看到红酒仔写的面试篇3(哈哈,A也看我的博客),照着要点逐条思考。
首先A想到的是公司文化,Google出Morgan Stanley倡导的四条价值观:
- Putting Clients First
- Leading with Exceptional Ideas
- Doing the Right Thing
- Giving Back
A想了想,觉得第二点有些感触,自己在以前的公司论资排辈很严重,每次提很好地Idea都得不到重视,还想到自己以前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加班加点,感慨一上来,要答的东西太多收都收不住。
接下来A查了查金融行业这些年的变化,发现原来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银行业务受到管制,低风险的做市(Market Making)等业务增多,对系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A马上发现这也是一个很好切入的点。
然后A又翻了翻Morgan Stanley近年的财报,发现Wealth Management在公司利润中的贡献逐年提高,公司的CEO也强调未来几年这会是公司工作的重心,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更新换代会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很多新的技术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又一个点入手。
A注意到Morgan Stanley的交易系统,在很多分析报告中都处于业界前列,技术架构、�应用深度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联系近年席卷各个行业的云计算、大数据的火热,Morgan Stanley广泛采用这些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A觉得自己这是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
...
不一会,A的笔记上已经列出了长长一串要点,这下应该够了吧,A伸了个懒腰,信心十足地合上了笔记本。
总的来说,这些答案都算是精心准备过了,或结合业界发展、或结合公司境况,�而且大多数都有事实作为支撑,说明准备的时候下过功夫。这样的答案大概能得到80分左右,求职者能够答出这些答案,准备已算比较充分,在HR Interview这一环节应该会有加分。但能不能更好一点能?确实是可以的。
个性化答案
A重新看了一遍进阶答案,发现答案虽尚可,但与公司、与自身经历之间结合并不紧,顶多只能算是相关,如果换一个人花足够多的功夫也可以做到,或许会比我做得更好?A看这自己的简历和关于公司的信息陷入了沉思。
A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简历,发现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mobile上的应用开发,自己之前实习、工作经历均与此有关,手上还有好几款上架的简单应用。再看看Morgan Stanley mobile方面的情况,A同学发现了一个问题:Morgan Stanley在移动端的应用虽然不少,但无论应用的技术还是设计都与其在PC端的标准相去甚远。自己虽说并非业界大牛,也能看出这点。
莫非Morgan Stanley并不重视移动端的开发?A查了查资料,马上否了这个想法,公司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加大对于移动端的投入,而且在移动端发展浪潮如火如荼的当下,也并没有哪个公司愿意逆势而行。不是不愿意做,那就是还没做,问题是公司对此有计划吗?
A想办法联系上了在Morgan Stanley工作的学长,通过了解,A知道Morgan Stanley这类金融公司,对于新技术的引入总有部分顾虑,因此之前并没有过于重视移动端的开发。而现在公司认识到移动端的重要性,正在招兵买马准备开始有所作为,各个部门都需要移动端的开发人员。
得到确认后A马上仔细研究了Morgan Stanley的各项移动应用,并做了详细总结。各个应用所使用的技术、优缺点、可能的改进方案及自己能在其中起的作用,A现在是如数家珍。A甚至都能够想象到自己面对面试官侃侃而谈的样子...
总结
案例中的A同学准备了三种答案,无疑,每种都比前一种更用心、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否大家都有应该努力把面试准备到个性化答案呢?也未必,答案越深入所花时间必然越多,为重要性较低的问题准备太过个性化的答案也得不偿失。另外,答案越个性化,迁移能力就越弱,不同的公司甚至不同的岗位都会不能通用,这无疑加大了面试者准备上的负担。因此博主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具体操作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