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是网骗从业者们对以网恋、交友手段实行网络诈骗行为的一种戏称,简单直白。与其它电信网络诈骗的“短平快”不同,“杀猪盘”一般是放长线钓大鱼,“猪”就越肥,“杀猪”时的“收获”就越大。
“杀猪盘”案例受害者不分男女,但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婚恋网、交友群、单身男女同城群、附近的人、各速配平台等,都是诈骗者的据点。他们把受害人叫"猪",把交友工具叫"猪槽",把聊天剧本叫"猪饲料",把恋爱叫"养猪"。
如何防范杀猪盘,陈振乾的文章《浅谈PUA 引领下的“杀猪盘”的自我防范》(《中国防伪报道》 2021年第7期 P90-95页 ),作者是刑侦专家,写得很好,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一)“PUA 最著名的“五步陷阱情感操控术”,
即“好奇—探索—着迷—摧毁—情感虐待”,通过这“五步陷阱”,逐步达成对对方的心理控制,其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手段。
1、第一步:好奇陷阱——吸引目标关注。与操控目标接触后,以虚拟自身人设的方式建立个人的特殊形象,虚拟身份、属性、三观、经历和记忆,即告诉目标自己是一个内含丰富的人,以达到吸引目标关注的效果。
2、第二步:探索陷阱——引导目标对操控者进行探索。这一步大致可分为三个小阶段:颠覆形象、情感共鸣、制造特殊性。待目标猎物对PUA 虚拟身份的基本认知建立起来后,PUA 需要对先期建立起来的人设进行颠覆,要非常自然的、不经意间的流露展示出自己的隐藏属性,完成颠覆形象的初级阶段;同时引导目标猎物对自己秘密属性的探索欲望,并在被探索过程中表现出与前期的颠覆性形象,通过前后形象的巨大反差,引导目标猎物的母性本能爆发,让对方心疼这种颠覆,使得目标产生感情共鸣;当目标猎物了解并对PUA 的颠覆形象产生情感共鸣后,需要告诉目标猎物不想其它任何人知道这种形象颠覆,制造出目标猎物“唯一特殊性”的错觉,拉近两者的情感距离。
3、第三步:着迷陷阱——以暗示和刺激来引导目标猎物深度陷落并与PUA 建立口头契约。此步骤有前后两个阶段:暗示诱导和刺激加强。虽然经过前面两个步骤目标猎物已经陷入,但仅限于好感与关切,并没有直接的攻势。
暗示诱导是指通过不断的暗示加强目标猎物的自我暗示:通过暗示诱导,引导目标猎物对其进行表白爱意。在确定恋爱关系后,通过话术与受害人订立不欺骗或其它契约,以便进行后期的控制。刺激加强是在暗示诱导达成目的的情况下,先营造出奋发图强的虚假形象,同时这个形象还渴望得到关心和温暖,以此刺激受害人,引导受害人对PUA 进行人格上的讨好和物质上的给予,通过向受害人物质索取的方式,试探受害人陷入着迷程度和经济实力。
4、第四步:摧毁陷阱——以话术、场景等摧毁对方的自尊和正常价值观。在此步骤中,不良PUA 虚拟角色对受害人忽冷忽热,冷时让受害人觉得仍有希望不忍放弃,热时以不同程度的物质乞求和价值投资让受害人适当付出以满足其安慰欲和获得感,同时迅速拉近两者的关系。然后营造适当的环境,以欺骗、不尊重等理由,将受害人牵引到第三步的契约中,占据关系的制高点进行情感逼迫。反复摧毁受害人的自我价值和自尊,以达到更好操控受害人的目的。
5、第五步:情感虐待——以反复的冷热交替、天堂地狱模式对受害人进行情感折磨。到达此步骤的受害人通常已经难以自拔,不良PUA 虚拟角色会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感情虐待,甚至引导受害人自残、自杀。有些陷入情感虐待中的受害人的交往对象不一定是PUA,区别在于,PUA 是“游戏玩家”,受害人受虐的同时他本身无感,属于进化版“技术流流氓”;而非PUA 则是与受害人同时受到感情折磨。
(二)“杀猪盘”的典型套路
第一步,包装社交账号。作案人首先需要在社交平台注册作案用的虚假身份账号,并用图片场景等对账号主人进行初步身份包装:豪车、别墅、阳光帅气的形象、得体的衣着,塑造较为完美的普适虚拟人设形象,称之为建立“猪圈”。
第二步,寻找目标。目标人群主要集中在被催婚一族的剩男剩女、适龄离异人士、情感刺激寻求者以及性取向的少数派身上。猎物的一般筛选条件通常是单身人士(多为女性)、26-40 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事业基础。作案人在社交(特别是婚恋)平台上挑选合适的“猎物”进行交友,此为“选猪”。
第三步,取得信任。这种私人定制式再包装,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秀与成功,让目标猎物觉得对方具有可交往性,此为“喂猪”。
第四步,怂恿投资。在作案人和目标猎物“谈恋爱”或成为“知交”朋友之后,作案人的“财源”通常也会被问及或被作案人主动谈及。
第五步,大量投资。此时,猪已“催肥”待宰。
第六步,无法提现。此时“杀猪”完成。
第七步,销声匿迹。
(三)如何防范:
1、加强交友的警惕性
2、客观认知自己
3、掌握反诈知识
4、谨慎投资不贪心
5、眼见为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