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杂记(晋书)

读书杂记(晋书)

作者: 丹将军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22:17 被阅读0次

        一、政治智慧

        荀勖: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  感悟:官场上,熟悉长官意志是必要的,未必就是为了俸禄。

        二、家教的无奈 

        刘寔:寔每还州里,乡人载酒肉以候之。 难逆其意,辄共啖而返其余。或谓曰:“君行高一世,而诸子不能遵。何不旦夕切磋,使知过而自改邪!” 日:“吾之所行,是所闻见,不相祖习,岂复教诲之所得乎!”世以言为当。  感悟:圣人贤人,即使树立了高尚的榜样且身体力行,但是儿女耳濡目染未必就能学好,亲自去教诲更未必有用了,说明龙未必生龙,凤未必生凤,不能强求。

        三、 见微知著

        王戎: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感悟:王戎身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琅琊王氏,在小小孩儿已经能够洞察人心,难怪最后能够屹立政坛那么多年。

      四、法律和吏治

        刘颂:刘颂是司法官,精于律法,对晋武帝有个著名的上疏,其中有一段很值得揣思:故善为政者纲举而网疏,纲举则所罗者广,网疏则小必漏,所罗者广则为政不苛,此为政之要也。而自近世以来,为监司者,类大纲不振而微过必举。微过不足以害政,举之则微而益乱;大纲不振,则豪强横肆,豪强横肆,则百姓失职矣,此错所急而倒所务之由也。今宜令有司反所常之政,使天下可善化。及此非难也,人主不善碎密之案,必责犯强举尤之奏,当以尽公,则害政之奸自然禽矣。夫大奸犯政而乱兆庶之罪者,类出富强,而豪富者其力足惮,其货足欲,是以官长顾势而顿笔。下吏纵奸,惧所司之不举,则谨密网以罗微罪。使奏劾相接,状似尽公,而挠法不亮固已在其中矣。非徒无益于政体,清议乃由此而益伤。古人有言曰:"君子之过,如日之蚀焉。"又曰:"过而能改"又曰"不贰过"。凡此数者,皆是贤人君子不能无过之言也。苟不至于害政,则皆天网之所漏;所犯在甚泰,然后王诛所必加,此举罪浅深之大例者也。  感悟:做监察官的要抓大放小,只要不伤害政治的小过错,应允许官员改过。刘颂引用圣人言论强调,不因一次小过错掩盖大德,又强调,赦免小过失,举荐贤才,再强调 ,不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

        五、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性

        傅玄:傅玄有个对武帝的上疏很有意思:“臣闻舜举五臣,无为而化,用人得其要也。天下群司猥多,不可不审得其也。不得其人,一日则损不赀,况积日乎!《典谟》曰「无旷庶官」,言职之不可久废也。诸有疾病满百日不差,宜令去职,优其礼秩而宠存之,既差而后更用。臣不废职于朝,国无旷官之累,此王政之急也”很简单的意思,任命官员一定要合适,并且不能长期闲置官位。最欣赏的是其中这样的意思,不得到合适的人,一日就浪费不少公帑,何况累计时日呢?任何机构对用人都该慎之又慎啊。

        六、人际交往

        晋朝的竹林七贤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群人物。陈寅恪大师曾经考证指出,无竹林,仅是七贤加个属性而已,此处引入大师的考证,增加一下读史的趣味而已,关键是这群人确实是志趣相投聚在聚在一起的。说到嵇康与山涛绝交书,其中有一段: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迫成子高,全其长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这段话确实发人深思,与人交往,确实要方式灵活,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粗暴,要照顾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发挥不同人的长处。

        七、知足者常乐

        晋书中的束皙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且能约其躬,则儋石之畜以丰;苟肆其欲,则海陵之积不足;存道德者,则匹夫之身可荣;忘大伦者,则万乘之主犹辱。古时的文章工整得令人感动,最欣赏的是前句,人要懂得节欲知足,否则永远都不会有幸福感。

        八、大丈夫生当有大志向

        晋书中周处入吴寻二陆求学,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患名之不彰!陆云的言语非常励志,能鼓动人心,大丈夫生当有大志向。陆云三兄弟确实都是人物,可惜生逢乱世,参合到八王之乱,最终都死于非命。作为祖、父的陆逊,陆抗不知道泉下有何感想呢。周处也算一员猛将,随吴降晋后跟三陆一样不受待见,最终屈死在剿匪战中,乱世西晋不能爱才用才到如斯地步。

        九、珍惜光阴

      祖逖一代豪雄,大丈夫生当如此。威压王敦,击退石勒,收复中原,都是响当当的功绩。遗憾晋朝庙堂也不团结,各大门阀忌讳祖逖坐大,不以驱逐胡虏为重,多番制肘祖逖。慨叹祖逖,多活几年,庙堂齐心,估计也没有石勒什么事了。多个成语与祖逖有关,其中,闻鸡起舞绝对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1700多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晋书.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从这段论述来看,陶侃真正值得我崇拜,和杜预一样,人生去到极高度,最最值得珍惜的是他对于时间的管控既科学,又绝不虚度。

洋紫荆花开,又是一年春天

相关文章

  • 读书杂记(晋书)

    一、政治智慧 荀勖: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 感悟:官场上...

  • 宁晋书和教育-----读书

    书和教育是为2--12岁的孩子们提供读书和培训学习的机构 地址:教育局南邻,二小北邻 电话:19931977776...

  • 《晋书》概论

    《晋书》为唐朝房玄龄所撰写,一共一百三十卷,由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晋武帝泰始元年至...

  • 讲座杂记(一) --放开那个叫莱布尼兹的同学

    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属闲...

  • 讲座杂记(二)

    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属闲...

  • 讲座杂记(五) -从达芬奇的秘密谈起

    我这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

  • 讲座杂记(四) (上)

    我这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

  • 讲座杂记(三) --从人性谈起

    我这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

  • 讲座杂记(六)

    我这个人读书太杂,以至于听讲座也很杂,杂着杂着就想写些东西,于是就有了这个讲座杂记,这杂记没什么系统的思想精神,纯...

  • 《晋书·葛洪传》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四十二·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祖系【葛系】,吴大鸿胪。父悌【葛悌】,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杂记(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a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