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懂教育,指的是教育方法的不科学、不合理;但是中国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根本就谈不上是教育,至少打骂孩子就不是教育,而是暴力行为,打骂只能在外表上、肉体上控制孩子,但是不能让孩子内心得到服从。从某种程度上讲,打骂孩子是一种变态行为(象征性的打骂、以讲道理为主的除外)。另外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但是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摆设;父母要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打孩子,早被**抓走了。
打骂孩子、羞辱孩子、(有些甚至当着外人的面打骂、羞辱孩子)、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做比较、随便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大声吼叫、不讲理、答应孩子的事做不到、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思想强加给孩子而不顾孩子的感受……,以上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教育方法。这样的父母已经不是不懂教育的问题了,而是人格有重大缺陷、心理也不健全。
动不动就抱怨养孩子多么不容易,我承认,父母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是话又说回来,自己生的孩子自己不养,让谁去养?先别说人了,就是自然界的很多动物和野兽也是这么做的,“虎毒不食子”,像老虎、狮子这样凶狠的野兽生了孩子也一样把它养大。养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对人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所以养大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没什么好骄傲的。 如果说嫌养孩子麻烦,那完全可以不生呀,谁让你生了? 这不是自找的吗! 中国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还只停留在“只养不教”上,没有养育、教育孩子的能力就别生孩子,否则不仅伤害孩子,而且也害自己。
还有些父母会说:我生了你,给了你生命,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这叫什么封建谬论? 搞清楚:是谁让父母生的孩子?是他们自己。孩子并没有要求父母生,也没法要求父母生。 即使父母怀孕了,突然不想要孩子了,也可以到医院把孩子打掉,生不生孩子完全是父母说了算,孩子能否来到这世上是自己决定不了的,从这一点来说,虽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并不欠父母的。 而且作为孩子,也未必想来到这个世上,人一出生就开始面对疾病、生活、压力和死亡,人活在这世上很不容易的,有很多时候都是在受苦(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真的想来到这世上,也未必想生在你家里,任何孩子都想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先不说富裕贫穷了,即使是生在贫穷的家庭里,孩子也希望有个懂得教育的父母,至少也希望父母的性格脾气温和,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让一个脾气暴躁、打骂孩子、又不懂道理的人做父母。 但是这一切孩子是无法选择的,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那完全是运气,作为孩子,永远只能被动的、无奈的接受一切,孩子永远是无辜的。
父母心情不好、工作生活压力大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对孩子发泄,因为孩子是无辜的。父母发泄完自己是舒服了,那孩子被父母骂完受的气冲谁发泄去? 就没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孩子在父母眼里难道就是个出气筒? 中国有句古话叫:“子不嫌母丑”,就是说孩子不能比较父母的好坏,但是父母却可以嫌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这本身就是过去父母依仗着自己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而制定的极不公平的强权、霸权主义,毫无人权可言。 自己孩子有出息了,就在外边到处炫耀;如果孩子暂时没什么作为,就骂孩子是废物、窝囊废,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孩子完全成了父母的一个工具、一个傀儡。 大家说这样的父母是不是人格、心理不健全? 这样的父母配让儿女孝顺吗?
中国还有句话叫:“养子防老”,就是说父母生养孩子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养老,遇见重男轻女的父母作为孩子是个女儿就更惨了!父母老了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被指责为不孝顺;而西方父母却把养孩子当作享受天伦之乐,父母把孩子养大后大多是自己独立生活,不能自立的就去养老院之类的一些地方,孩子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 在这方面应该多多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在西方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讲求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而且崇尚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同样是为人父母,为什么中国和西方相差如此之大,这也算是一中国特色吧。
出生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到大都要饱受精神上的折磨,长期下去很容易产生心里扭曲,严重的甚至会心理变态、发疯、精神分裂。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社会上不知道要吃多少亏,等明白醒悟过来早已是遍体鳞伤了,肉体上的创伤容易愈合,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心理阴影 恐怕要伴随自己一生。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有心理专家数据统计,90%以上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有关-----主要源于父母的性格、脾气不好,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公平,家庭暴力(打骂孩子)…… 只有不到10%的心理问题是来自学习、工作等社会外界的压力和社会上人的相处。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够成功了,当他心理出问题的时候就认为是什么家庭事业爱情不如意造成的,可真当你每天和他相处仔细了解他的时候你才发现,那些看似让他们为之伤痛流泪的失败的感情,不如意的事业,被折磨的爱情不过是一个诱发心理疾病的导火索罢了!隐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的病灶竟然是一个悲惨的童年经历,或许有很多连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危险。许多心理学家早就认识认识到这一点,可这麽长久的顽疾又怎么能说去除就去除的?
所以中国会有很多问题男女,不自觉的人随波逐流该结婚结婚,然后老老实实的做份工作,但往往他们的日子也并不舒心,尽管出不了大问题,但他们肯定给家庭给下一代或多或少的造成负面影响。但拘泥于社会形态压力,他们又不会大动干戈的改变现状,就得过且过,所以造就了很多不负责的妻子、丈夫、父母。也许我们这这一代人在自己孩子的教育和爱护上比父辈多了一些,但人格教育的缺失依然很严重!什么是人格教育,很显然,就是个人在社会上的为人做派。有些为人父母的以为自己的事小孩子不会知道,可他们忘了这个世界有一种觉知叫第六感,你人格表率中不经意的言论与行为都会深刻影响传达给孩子。
而还有一部分他们觉醒自己的不健全但无法走出心理阴影的人,往往会变成社会中我行我素不随大流的一类人。这类人的时间与精力往往耗费在迷惘和自我修复上了,但他们对人生又有着原则性的要求不愿随便将就,所以看起来他们好像是因为现实的不如意深感挫败,才造成一副苦逼的境况,但其实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是一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他们用尽所有力气做的所有事其实只是在修补童年时期留下的创伤与爱的空白,但很残忍的是,他们需要经历无数次劫难的历练最后又站起来的才算修复如常,这需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岂是一个正常孩子能理解的?
在这个尤为浮躁的社会下,要是我,我宁愿父母把我培养成一个不缺爱、懂爱的快乐庸才,也不愿他们把我折磨成一个爱无能且心理变态的天才!
有些孩子不孝顺、离家出走、骂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些还杀死父母等等,都是心理受创最后严重扭曲造成的。试想一个生长在有爱有正确三观教养的孩子,他快乐幸福的成年后怎么会去想杀死那个是自己幸福源泉的父母?一些人看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就是先责怪孩子,无风不起浪,天下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难道你们就不会反思一下原因吗? 之所以不理解,只能说明这样的人成长在比较幸福的家庭里、或者这些人的家庭即使不合格但是还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很多事情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切身体会。 考虑问题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要学会换位思考。 那些人也非常希望有一个好的家庭,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对自己的父母那样呢?
教育方法有缺陷的父母有救;但是人格有缺陷、心里不健全的父母==不可救药。
对于出生在以上家庭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很不幸,但是现实无法改变,只有自强自立好好奋斗,尽快远离父母争取独立,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先天的命运无法选择,但是后天的命运可以自己掌握!
至于有些人说什么要和父母努力沟通什么的,说实话根本没有用,首先说这种方法的人肯定不是在不合格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那些在合格家庭里长大的幸运孩子是很难理解的。
所以对待这种家长的唯一方法是:“尽快独立,远离他们”,跟着这种父母混真的会毁了自己一生。
(二)
中国的孝道是封建毒瘤,很多父母根本不配被孝顺
中国的孝道叫做“孝顺”,第2个字“顺”的意思是顺从,就是说不管父母是对还是错,作为孩子都要顺从,否则就是不孝、大逆不道…… 这根本就是封建毒瘤,阻碍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不会因为你为人父母就变得无私。
你的父母对你,或者你对你的儿女是世界上最自私的行为。
正因为这是最自私的行为,身为父母才会竭力去抚养自己的儿女,当然他也可能肆无忌惮地对他的儿女发泄他的权利欲(很多无能的人都是这样)。
如果你不是你父母亲生,或者你的儿女不是你亲生,想想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多少恩怨情仇皆因此而起。
无私的人是那些视他人父母为自己父母一样尊重,视他人儿女为自己儿女一样慈爱。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圣人了。
很多人似乎都是为了逃避孤独、寻求依赖和精神寄托、稳定婚姻、养老等等而生子,甚至有的是为了自己刹那间的快乐而不小心生下了后代(不论哪种原因,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的孩子),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也很少全然地关心儿女,他们要子女孝顺他们,是完全不够资格的。
社会应当加强那些将为人父母者如何做一名合格父母的教育,而不是要求子女孝顺父母。
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为人父母,在你即将为人父母之前问问自己):你认为是你慈爱子女重要,还是子女孝顺你重要?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的自私,都只考虑子女如何孝顺自己,却从不考虑或极力避免自己为人父母应当如何慈爱子女。你为了自己的快乐生下孩子,你凭什么说你对他有恩呢?除了自己的快乐,你还有什么目的要生下孩子呢?就是为了你对你的孩子有天大的恩吗?你让你的孩子几乎是带着罪过来到这世上,他来到这世上就要记着为你报恩了,要是他不愿意来这世上该如何办呢?
有些人似乎与父母有很深感情,但要知道这是你对你父母的依恋,甚至是依赖(这说明你不够独立)。依恋父母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孝。孝是人为的强制手段。本来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能享受子女依恋自己的天伦之乐。可惜人性的自私,破坏了天道。可悲可叹。
(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次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
维护孝道的人:
一种是卑鄙的人,他们有很强的权力欲,想利用孝道达到其他目地。古代的君王,当官的大多如此。
一种是思想情感上的废物,他们利用子女对自己的天然依赖,希望通过子女建立他的自我感。
一种是无情无义的商贩,他们希望对子女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
一种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却寄托于子女身上的蠢货,他们把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工作说成是为了子女。荒唐之极。
一种无耻的无赖,他们会对子女说不管我对你做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或希望你好。他们企图掌控子女的思想和行为,还一幅大恩人的样子。
现实是每个人对自己子女的爱都是最自私的所谓爱。不是以恩人的样子追求回报,就是以家长的威严寻求控制。
“孝”这个字,上面一个“土”,可以意为“天生的”,一撇下面一个“子”,仿佛一把刀压在“子”头上。又可以理解为半个“老”压着一个“子”。整个字的意思就是做子女的天生就得顶着来自长辈的一把刀,受着长辈的压迫,长辈可以犯错误而不道歉,子女却只能逆来顺受。
所谓忠孝仁义,本身就是封建君王用来维护统治的。儒家思想里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含义: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是很独裁的.
如果真的爱小孩的话,按照现行状况,很多人应该选择不生,而不是生。人一出生就开始面对疾病,生活,压力和死亡。有幸福的人,但是也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不幸福的。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要孩子的,要看你有没有生养、教育孩子的能力。
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是绝对不会不孝顺父母的。受过良好家教的孩子不仅孝敬父母,而且和父母的关系非常融洽,几乎是无话不谈
那些不被孩子孝顺的父母纯粹(当然不晓得会不会有例外)是自己造成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养不教 父之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这样的父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想想以前都是怎么对待孩子的,给孩子造成了哪些伤害。 不过这样的父母大多从来不反省自己,即使反省也找不到原因,因为这样的父母根本就是无知、至少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根本不懂。 “父慈子孝”----出处:《礼记·礼运》。 父母不慈当然不配被子女孝敬.
中、西方父母生养孩子的最大区别就是在西方,父母创造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他们生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养一个子女来保障他们将来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译成经济化的语言,也就是“投资”,也就是说,中国人生育子女,其实是在作投资! 所以,我们又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始终下不来?为什么中国的人口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为什么人们即便没有能力抚养子女,让子女过好的生活,接受好的教育,却依然还是要惨无人道地拼命生养呢?因为他要追求投资保障的最安全化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悲哀啊!!!!
但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在改变这样的观点,这是中国一大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