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人格健全,本文来聊聊人格缺陷。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就相对人格健全,出现的一些边缘或亚健康状态,可能与酗酒赌博,嫖娼,吸毒等恶习或因果。
自恋人格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与能力的过高评断,表现出渴望赞美,缺乏同情,嫉妒心强等。代表人物是拿破仑。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ad14b2f1e77a00aa.jpg)
我见过一个经典的自恋型人格,是在一次咨询中,典型特征是她无法接受别人表达不同意见,你只能同意他的观点,一旦说出一句不同意的,那就直接翻脸。
同时有特别强的阻抗,她知道自己错了,不愿意认错,不愿意悔过,不愿意一点点复盘改善,不能回到那个犯错的场景。
她的世界里只有我,没有你和他的存在。当时她感觉到重大的打击,让她回到了婴儿状态,所以求助,希望挽回爱人。
自负人格
具有一定表现欲,自我评价过高,经常有自我陶醉性的幻想,期待他人的特殊偏爱和关注。代表人物凯撒和魏延。
自负是,自我评价过高。在他们看来表现得好,比其他更重要。在意面子胜过里子,会咬牙死撑,打肿了脸充胖子。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小品叫做《有事您说话》,表现的是一个职员在生活中,都对周围的人尤其是领导,过度承诺,高估了自己,自己为自己的言行买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d06a9b9ec724504b.jpg)
最后闹出来一系列尴尬和笑话。比其证明自己优秀和真的优秀,是有主次性关系的。真的优秀更重要,因为真的优秀了,是一件不证自明的事情。
焦虑人格
呈现出持续的,无目的性的过分忧心状态,甚至出现躯体不适,常伴随其他病症出现。比如朱元璋,朱由检。
学了心理学之后,我发现自己也是偏焦虑型人格。我发现自己会无意识的咬手指,这个习惯是从小到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到现在都没结束。
只是有时候能清晰感觉到,而有时候只是无意识的状态。我觉得我觉得应对这种状态,第一步是增强自己的觉知,从“我焦虑了”到“我知道我焦虑了”。
看到焦虑是作为一种情绪存在,是有它正向价值的,我要做的是调整自己,让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焦虑,尽量发挥积极价值,减少它带来负面价值,甚至身心疾病的危险。
其次允许自己的焦虑发生。对,我就是焦虑了,看到焦虑,有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有的话,尽量完成,减少焦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361f356f300c64ca.jpg)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学习写作、复盘自己的成长。或者转移注意力去锻炼,听音乐,玩游戏,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长期放在负面情绪上。
冲动人格
情绪急躁易怒,反复无常,有强烈的攻击倾向,做事无计划性,冲动后有极大的愉悦感,且无罪恶感。典型代表是三国时的孙浩。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冲动,就是他的本我特别强大,他的超我特别弱,自我在中间,没有办法起到调节作用。
这就是冲动。其实一般的冲动也没有什么,想到就去做,也是执行力强的典范。行动力强更适合做执行者,有更好的表现。
有一个关键点是没有罪恶感。单纯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危险,但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点危险。
冲动意味着做事不计划,直接去行动。再加上没有罪恶感,就是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做一些很直接,不考虑的事情,而且事后不悔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694a43ff6139117c.jpg)
一般的成年人,不会太冲动,因为被社会毒打的太多,知道冲动的后果很严重,且需要自己负责。
我见过一个特别冲动的案例是,是一对恋人,作为男性的这一方,爱人出轨了,他就想去干掉情敌。
咨询过后发现,比起干掉情敌,他更想干掉爱人。发现比起干掉爱人,他更想要自己有更好的生活。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