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六岁的我们,开始把结婚、买房提上了日程,也让我们开始憧憬未来房子的模样。看过很多房子的图片,有欧式、美式、日式、中国风的。但是让我们心动的,往往是简单却又体现品质和品味的装修。看了断舍离之后,我开始环视我们现在住的房子,94方四个人加一条狗(现在变成了两条)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总是感觉拥挤,脏乱。或许我们是可以把原因归咎于两条狗太过好动,没办法保持干净。但是不正是有狗狗的存在,会制约我们在客厅这些狗狗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减少物品的存放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很轻易地把错误归咎于他人。
四个人,如果大家都负起一部分责任,减少自己私有的无用的物品,稍微勤奋一点去打扫,居住环境也不至于太差。看了断舍离后,我开始看思考自己的私有物品,到底有多少是我真正在用的。的确不超过20%,剩下的80%是我不会去用,甚至遗忘了的物品。很大部分是因为买来的时候花了很多钱,没有怎么用过就扔掉觉得很可惜;一些从上一家公司带回来的文具,觉得以后会用到而留下,还有一小部分是朋友送的礼物,虽然用不上,却不想扔掉。而由于它们的存在,导致房间很拥挤,甚至很乱。有时候想要去收拾,却因为工程太大而退缩。
其实我们都不小心让物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主角,感觉不是我们在使用物品,而是物品在束缚我们的自由,让我们在家里寸步难行,甚至开始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健康,我们的人际关系。
今天看了关于极简主义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只保留自己需要的物品,自己每天会使用的物品,即使家里再乱,也不会让你觉得一团糟。当然中国人就是喜欢念旧,不可能百分百去实行极简主义,但是我们可以在购买物品或者收拾的时候问一下自己,这个东西我会经常使用吗?如果不会,那就狠下心拒绝它的到来或继续停留。把家里不用的东西,给更加合适的人,会比放在房间里永远被遗忘来的恰当,而自己也不会因为这些物品的存在而感到愧疚,感到负累,感到疲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