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么别有病,没么别没钱。”
如今离开钱是真的寸步难行,但是有病也不行,不仅受罪还要花钱,甚至有人因病致贫,更是悲惨。
有病没钱最凄凉。
有钱没病是福气。
谁都想钱多多益善、病一点没有。
然而一辈子不生病的人实在罕见。
有人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有人重病缠身,活得艰难。
更多的人是有时会生病,病起来同样苦不堪言。
比如流感季节,许多人都会带病上班、上学,尽管知道会有互相传染之嫌。
上班的怕请假扣钱,上学的怕请假落后,能扛一天是一天,谁扛不过了,就是个倒霉蛋。
秋冬季节的朋友圈,常有人在诉说饱受咽痛或咳嗽的煎熬,却罕有人说因病在家休息,除非是住院。
这令人感慨不已。人生不易,就从扛感冒等所谓小病做起。
现在的人温饱不愁,无论大人孩子都懂得了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不管社会怎么发展,都是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意味着首先关注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可是人总是难免要生病,并且像感冒之类的小病总是值不当地请假休息已经成为不成文的共识。
那就只好直面“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这一残酷的现实局面,除了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之外,还要明白生病的意义。
从生理学上来看,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肯定是免疫力低下,致病细菌或某种病毒才会乘虚而入。
这就提醒生病的人,即使病好了也要注重增强自身免疫力,调整好饮食作息,平时适度锻炼身体。
从心理学上看,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意味着心理上有所压抑,当情绪找不到出口积压得过久就会通过生病来释放。
那就要审视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弄清自己在哪方面有所压抑,然后在治病的同时放空自己,静心休养,日后则要随时调整心态,不可长时间压抑自己。
总之,生病的意义就在于敲醒了警钟,要么告诉你身体太累了,要么告诉你心太累了,或者二者兼具。
既然什么都阻挡不了日常忙碌的脚步,那就只有通过让机体生病来强迫人放缓步伐,强迫人有所休息。
如果一个人不注意身体通过生病发出的警告信号,就容易劳累成疾或是抑郁成疾,等到小病熬成大病,或是小病弄成急病,就后悔晚矣。
当代社会猝死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不分男女老少,就说明有许多人日常不在乎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即使就医也把医生的劝告当成了耳旁风。
人生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
排除掉意外因素,如果平时注重生病信号的及时警告,及时进行调整并有所休息,人就可以健康长寿,可以拥有更长的时间去积极做事。
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累了的时候该休息就休息,在病了的时候该休养就休养,貌似损失了一些眼前的时间,却争取了更长远的做事效率。
生病自有意义。愿生病的人都能自察自省,不要白白生场病而不接受任何教训。
生命不易且只有单程,请善自珍惜。
高英写于2021年12月29日,十一月二十六,周三酉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0097/163df75d8b4fd7a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0097/2b4f674497adfcf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20097/fe4082621aff4f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