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噢,聊一下讨好和认可

噢,聊一下讨好和认可

作者: aya1212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01:44 被阅读140次

写在前面:最后一次在简书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对于性骚扰的经历和想法,然后那篇文章在浏览了100多次后被封了,申诉也不理我,对简书就很失望。

听一个人说,从小我爷爷就告诉我,不要讨好任何人。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评论,你怕是对“讨好”与“工作职责中的沟通协调要求”之间的区别有误会吧。

讨好指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别人。

如果你非要说积极完成工作是为讨别人的喜欢那我也是无话可说。

可是我认为,履行工作职责是对自己对工作的起码尊重,至于出色完成工作得到别人的赞美只是额外的收获。

我们不是单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做人做事的,是为了自己活得有尊严而自由,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根本上我们只用对自己负责,但对自己负责就意味着要对与自己有关的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负责,比如你的家人比如你选择的家人你选择的工作和同事,你选择的路上遇到的人和物。 而这些就意味着你要尽你所能去做去达到目标,当然这个是假设了你的目标和你所选择的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说以上这些大概挺索然无味的。

那来说一说认可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出生。一个婴幼儿,如果他不小心做了什么引起周围人笑或者关注,他就不会不停重复,他以为那是认可。

如果我们从抚养者那里没得到足够的认可,甚至是不被认可,那么我们将穷其一生去寻求被认可,除非我们反思到这一点而准备做一些改变。

在我们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男女老少,没有一个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少是我还没见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别人的表扬或者批评而有或大或小的感觉和表现。 也许从心底深处我们都是希望被认可的吧。

时常在朋友圈见到有人发“哼,我又不需要你喜欢”。一方面是的,我们是为自己而活的,不是为了别人的喜欢而活的,但一方面,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我不需要被我所有的工作伙伴和服务对象喜欢,那事情就不同了。

也常有人跟我说你又不了解我,你不了解我的多了。好吧,我承认我很不了解你。可是,我为什么要去了解你。我的时间很宝贵,要去了解我想了解的人。再者,你自己不愿意打开自己又何必说你有不了解我。其实,把自己包裹住是你的自由,你尽可以选择为谁打开自己,但时常让人感到你心口不一或者敷衍了事,尤其还是在工作中,就是不负责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很丰富或者深刻的世界,你不想给人看那就藏着好了,所以也不用怪别人对你有误解,阻碍别人走向你。

你说

你不爱种花

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

所以

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

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好像总是看到某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就用在所有的地方和情境而以此合理化自己的情绪或其他。 事情哪有那么绝对。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社会还愿意给他们空间和机会,愿意去理解和包容,但是成年人哪,如果还是那么绝对、蛮横、任性,只能说是走不远的。

世界那么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或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才不至于缩小了格局。

相关文章

  • 噢,聊一下讨好和认可

    写在前面:最后一次在简书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对于性骚扰的经历和想法,然后那篇文章在浏览了100多次后被封了,申诉也不理...

  • 被讨厌的勇气

    在人际关系上,越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越代表了你对自己的不自信和不认可。 你总是想通过讨好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恰恰...

  • 当你接纳不了孩子的情绪,你就无法走上疗愈之途

    父亲去世多年,还活在他的权威下,不被认可,压抑讨好,匍匐父亲脚下。这已经跟剧情无关了,她在用伪装和讨好获得价值感和...

  •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坚决停止任何形式的讨好、内疚、自责、羞愧、不

    一、讨好他人的常见行为:渴望认可、害怕愤怒 生活中有很多讨好型的人,他们渴望别人的认可,害怕他人的愤怒,因他人的情...

  •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

    【学习心得】:学习德韦克实验得知表扬是对孩子本人(聪明、天赋)、对满意结果的评价和认可会让孩子成为讨好者和寻求认可...

  • 为什么讨好型人格不容易获得爱?

    今晚,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心理学的名词:讨好型人格。那么,何为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

  • 不再试着讨好谁

    越是想讨好谁,那个人越不会认可你,因为欣赏你珍惜你的人不用讨好。

  • 你是你世界的王

    不要去讨好别人,最值得讨好的是你自己,你只需取悦你自己。 不要去寻找他人的认可,你只需要认可自己!尊重自己的感...

  • 你周围的世界是自己的创造

    正视自己的需要,认可自己的价值。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收买别人来认可自己。

  • 共读《正面管教》(20)

    鼓励与赞扬,赞扬可能会使孩子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而鼓励是对孩子的过程加以嘉许和认可。 鼓励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噢,聊一下讨好和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c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