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草盛豆苗稀”,还要养六个娃,那个穷困的陶渊明为啥备受景仰

“草盛豆苗稀”,还要养六个娃,那个穷困的陶渊明为啥备受景仰

作者: 沐子恒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20:52 被阅读0次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只有三百多字的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理想中的世外化境,可是说是中国最早的朴素的共产主义。文章的作者陶渊明,也为历代文人称颂。他笔下的武陵桃源,也吸引着一代代人去寻找。

其实,陶渊明的生平放在现在来看,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他安守清贫,心志高洁,在那个时代遗世独立,格格不入。在此之前,他也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虽然陶渊明的诗歌充满了浪漫和写意,但是心酸的现实却很真实。他曾四度归隐,虽然志在山林却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家里要养活六个孩子,简直揭不开锅了,只好在42岁时复出为彭泽县令。由于东晋从377年起就实行了“口税法”,家里人口多的就很吃亏了,每人一年要缴米三石。这样一来,不管是有权有势,还是贫瘠小民,都虚报户口,隐匿逃亡,国家只能再加税赋,恶性循环。

陶渊明虽然乐于陇亩之间,却也不得不考虑妻儿。何况他的庄稼种的并不怎么样,从诗中看,杂草丛生,豆苗稀稀拉拉,每天披星戴月下地劳作,依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点也不像诗中那么理想,不过也有很多文人从事农业生产,在当时成了上层人士的一种雅兴。

陶渊明无奈之下决定第五次出任彭泽县令。他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整治了当地何姓的大地主。这家满门足有男丁两百,却只交二十个人的税,陶渊明先拿这户开刀,严令按期缴纳税赋,在彭泽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试验。

何家一看,这个县令不好说话,就买通了督邮来找他的麻烦。这督邮可是当时州郡官员的考核官。于是有人劝陶渊明,按照惯例这时候应该给督邮一点好处,都是在官场混,何必搞得这么绝。陶渊明于是非常愤慨:“吾安能为五斗米折腰?”挂冠交印而去,回去就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后来,他在57岁时写下了《桃花源记》,可以说此文是他一生观察经历之浓缩。他向往着尧舜时代,人与人平等,向往着古代隐士的超凡绝世。他正是因为观念朝前,显得和那个时代不合,甚至早于西方好几百年,才为后人景仰。西方的英国人莫尔也在1516年写下了和《桃花源记》构思相仿的《乌托邦》,19世纪还有英国人欧文花费巨资想要实现传说中的“桃源社会”。五柳先生正是唤醒了人们心底那份对美的向往,才成为魏晋风骨的一面旗帜,永远为人铭记。

相关文章

  • “草盛豆苗稀”,还要养六个娃,那个穷困的陶渊明为啥备受景仰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只有三百多字的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理想中的世外化境,可是说是中国最早的...

  • 诗歌分享31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时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草盛豆苗稀

    草盛豆苗稀 文:我是素颜 魏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诗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

  • 我想象中的退休生活

    每次想到陶渊明的那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忍不住想笑。 寻常人家种菜,若是草盖过了豆苗,怕是要遭邻里笑...

  • 草稀豆苗盛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种花家”的人似乎都喜欢种点东西,兵哥哥能在荒漠里种出大西瓜,而寸土寸金高楼密...

  • 草盛豆苗稀

    北方来到了雨季 一场雨过后 野草如春笋般繁茂 园子里面种的生菜?、小水萝卜淹没在一群杂草中,显得格外嫩绿 每到除草...

  • “草盛豆苗稀”

    这是办公室的盆栽,本来是会议室的,可能是没有阳光,当时都是奄奄一息了,它们被换下来的时候,觉得丢掉可惜,就随便放到...

  • 草盛豆苗稀

    听着雷军年度演讲睡去,下午2点半,在视频里一阵哇啦哇啦的英文声中醒来,2021年的8月13日,就这么过去了大半天。...

  • 草盛豆苗稀

    听人说今年菜长的不好,我又忍不住笑了,很不厚道,可真的是太好玩了。不得不说,种地这事儿也是有天分的,说今年菜不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盛豆苗稀”,还要养六个娃,那个穷困的陶渊明为啥备受景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fc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