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智能化、深度链接、算法推送……互联网经济“下半场”到来,媒体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介会面临什么样的变化?要应对什么样的问题?
近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专家喻国明,以“5G时代的未来传播——全新逻辑与操作关键”为题,详解了未来媒体将经历的内容创新与渠道重构。
互联网下半场和上半场相比,发展目标和运作关键是不同的。对于上半场而言,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形成了规模经济,通过消费人口红利横向“圈地”,因此在资本、技术方面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脱颖而出。在下半场,专业领域和垂直领域不断进入发展序列,需要凭借细分化进行纵向“挖掘”。此时,传统媒体被掩盖的某些特质就会展露出来,甚至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
除了在资源激活、整合和调动方面富于号召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互联网企业尚不具备的优势。按照网络舆论发展趋势,一个社会热点事件会经历网络运营、挑选和发展造势等环节,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统媒体的跟进,如果没有传统媒体集中报道并调集相关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这就只是一个悬浮在虚拟世界中的议题,无法进入到现实关注中。这个特点是传统媒体极具优势的核心资源。
给传播带来全新逻辑的技术变革,促使媒体行业不断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时间消灭空间”:过去,传统媒体的影响是以发行范围等空间距离来划定的,而当下的互联网平台甚至可以超越国界的限制,空间距离愈发失去意义。客观形势发生深刻的改变,要求媒体融合脱离“小融合”的窠臼,实现创新性的互联互通。
那么,“大融合”的概念具体指什么呢?这意味着不仅把互联网看作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还要把它视作介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架构。未来网络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高效率、高适配性的价值匹配、关系再造与功能整合。按照“大融合”的概念,主流媒体的转向甚至不是一个技术化或者说数字化改造的过程,而是通过结构化运作赋能信息资源,提供跨领域广泛服务的过程,如果还按照上半场的逻辑和模式,就相当于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互联网对于社会构造的改变,最明显的一点是促进了“微粒化”社会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传播主体经历了从专业化到精英化,再到泛众化的改变,内容生产的操作门槛一降再降,让个体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不依赖机构和集体也能完成经济化运作和变现。微价值、微力量、微创新……全社会各个领域调动起更多的资源,形成更大的价值,让“连接”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赋能赋权的力量源泉。
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说,“微粒化”给全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其中也蕴含着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就是让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相融合,开发能够利用数据价值的算法,把社会性资源和数字力量吸纳到自身发展中。其实,互联网企业本身也有“破圈”的需求,迫切需要主流价值的指导和引领,这就让双方合作有了基础。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泛众化传播的能量和价值,利用互联网世界释放出来的新能量,而不是将互联网企业一味地视作竞争对手。
面对行业巨变,传统媒体人应当如何自处?过去,我们始终认为传统媒体很重要的价值就是直接为社会提供内容生产,但这样的功能和价值也许很快会发生深刻的改变。目前来看,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在整个业界生产中的比重不断缩小,不足以成为价值担当。在未来的社会传播中,媒体工作者的工作会愈加精准清晰,越来越成为一个众多变量事实的挖掘者而非简单的编辑抄写者。
作为媒体人,可以去挖掘人工智能捕捉不到的数据,解决算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突破仅把内容看作“资讯”的观念,一方面加深对数据资源的掌握,一方面从专业角度不断提炼传播模板和模型,强化服务,方便人们的社会化生活。此外,对于如何用新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开拓传播领域,如何对整个社会进行信息和情绪的平衡,在这些议题上媒体从业者也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
来到互联网下半场,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将愈发强化,任何一种媒介形式、传播形式以及传播技术的发展都必须跟人有关,考量它们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在于其能否对人本身进行某种程度的衍生。这一时期的用户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评论者、制造者和内容传播的参与者。只有了解他们的认知和经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振,并通过某种协同协作,将他们连接成为媒体生产链条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实现信息价值的有效利用。具有影响性力量的媒体创新,需要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流动性,扩大人们社会实践的自由度,提升人们对于主客观世界的把控能力——简而言之,拓展个体的生命宽度。
编者按:
来源:《新华日报》;
整理:吴雨阳,交汇点记者;
内容有删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