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窑洞文化—西北80后对于农村最后的记忆

窑洞文化—西北80后对于农村最后的记忆

作者: 户外旅行人渊龙博峰 | 来源:发表于2020-10-16 10:37 被阅读0次

大西北20到30年之前住的窑洞,可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冬暖夏凉。冬天关上门,再把窗户用草垛子堵起来就完美了,但是如果灶房或者土炕烟不利索的话,就很麻烦,因为你会被烟熏的在屋子里待不住。尤其是在夏天的午饭时间,我记得那会父母大清早都去地里割麦子,回来都差不多十一点了,这会做饭,如果烟囱不利索,那真的是呛的人在里面都待不住。用一句俗语说就是烟的像熏tuan(一种动物,不知道学名叫啥,长得跟小狗的样子差不多,皮毛结实的很,一般只要把鼻子抱起来就可以滚着走路,是最聪明的动物,一般想法都逮不住它)

相间种植的黄豆和玉米

小麦和玉米相间种植

冬小麦

五谷之一的mi子

这应该是窑洞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写照

梯田和纵横交错的沟壑

梯田和纵横交错的沟壑

窑洞,应该三三十多年前有人居住

灶房和土炕是连接在一起的,一般饭做完了,炕也就热了。但是如果不勤掏灰,就容易堵住烟囱,土炕也容易着火。如今这里差不多有几十年不住人,没有门,没有啥遮挡,看起来就只留下了曾经住的一个痕迹。远远看去过去还有点渗人,就是站在跟前感觉又一股寒气迎面逼来,远处看是回忆近处还真的不敢待很久。这里由于退耕还林好多地方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也层出不穷,比如兔子还有野鸡等很早之前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的动物,只要出去你时时刻刻都能听见他们的叫声。人反而成了他们的陪衬,这个自然也和人少有关系,村子里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晚上就更少了。年轻的对生活还有梦想或者有追求的基本上都在外面,也就过年才会回来一次,或者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比如收麦子,但是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大家基本上已经很少去干农活了。

窑洞是我还没有上小学的记忆,应该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也在窑洞居住,那会真的是挺难的,没有电子表,只有机械表,记得早上上学的时间全靠父母听鸡叫的声音,有时候会错过,有时候起一个大早,真的是挺受罪,夏天倒没事,尤其是冬天,大早上天还黑呢,后来慢慢才有电子表,到点会想起来。一对比真的是蛮苦的,现在的娃娃们闹铃一遍遍的响就是起不来。

窑洞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西北黄土高原爷爷奶奶那辈人所能居住的最好环境,我也不知道在他们之前到底住什么,应该也是窑洞吧,我们家我住过的那个窑洞,院子很大,有五六口窑洞,人住的和家畜住的一般分开,应该有半亩多的院子吧,完了还有一个三间大的上房,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很厉害的存在了,因为一个村子里窑洞带房子的基本上很少。也是用的泥土做的墙,有重要的地方用的是青砖,那砖块很牢靠的。之前是用土块,比现在的砖头大很多,但是那玩意很结实的,前几年我们还去找土块来用。

短短三十多年,大家之前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好多梦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比如用电,用水,还有住的地方,好多人都已经在向楼房迈进了,而美丽乡村建设,更是把大家都能集中到了一起,并且是统一的安排。不像之前一样,大家都是选好地方自己就开工了。如今都是整体考虑,统一规划。中间是混泥土的硬化路,两边是走向一致的房屋,看起来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显得整齐而又别致。

虽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但是还是会想起窑洞的那段岁月,自由,悠闲,没有啥压力,更没有今天面对的各种困难,虽然各种条件都好了,但是大家却感觉生活越来越难了,反正自己就是觉得真的很累,有时候是和别人的落差,有时候看见的是大城市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差距。但是更多的是对自己整个状况的担忧。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调整状态步入正轨生活。

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伴随着衣食住行的,远古人类在自然形成的窑洞中躲避猛兽骚扰和避酷暑和严冬。如今大家虽然已经住进来新农村,甚至是楼房,但是窑洞永远都是很小时候的美好记忆,那时候应该没有电视机,没有灯泡,直到上小学好像才有了这些。如今眨眼间他们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一个记忆,好多年以后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记得。特留此,纪念那些逝去的岁月。

相关文章

  • 窑洞文化—西北80后对于农村最后的记忆

    大西北20到30年之前住的窑洞,可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冬暖夏凉。冬天关上门,再把窗户用草垛子堵起来就完美了,但是如果...

  • 农村80后的童年记忆

    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物质和教育资源都很匮乏的农村。 我的童年里没有游乐场,没有玩具,也没有很多漂亮的衣服、鞋子。...

  • 陕北窑洞里的丑小鸭,如何逆袭成白天鹅?

    我叫康晓利,我来自陕北农村。 80年代的陕北地区不乏有着像我这样的贫困家庭,出生在窑洞,生长在窑洞,过了10多年挣...

  • 农村的80后

    序言 80后一个承载时代的主力军,给国家,给企业,给家庭,给自己奋斗大好青春!80后一个赶上时代变迁和高速发展...

  • 观影集《语境》有感

    首先打动我的是这幅窑洞厨房照片,逆光下的窑洞是西北农村生活的一个小场景,门口穿红衣服的三个人是点睛之笔,一...

  • 窑洞记忆

    我的老家在邙山岭上,最早的住处在沟边,依沟而住的两边分别形成两个小队。每一家的结构大体一样:靠墙都有一两孔窑洞,前...

  • 一个农村80后的童年记忆

    1987年农历五月我在西北农村一个农民家庭降生。至今我都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告诉我的是农历五月二十,爸爸却...

  • 走过你家门前•窑洞民居文化考察与研究一

    镇原窑洞民居文化考察反思 告别窑洞民居,是告别穷困滞后居住文化。但不能全部否定窑洞民居文化,又言其一文不值...

  • 一个80后对于年货的记忆

    年货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在慢慢变淡,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总觉得少了那么一些稀缺感。我们小时候对于年货的向往,真是达...

  • 致敬农村80后

    在农村生活的80后真的很苦恼,因为大多数农村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只能去做苦力! 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了,以前人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窑洞文化—西北80后对于农村最后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kt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