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在上海过过年,也就不知道上海的年味。
我们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什么财产,但延续了上辈传下来的习惯,只是越来越怀疑这些习惯还能传承多久。
年前置办一些年货也是一种习俗,儿时再贫穷的家庭,到了年底都会大方起来,这不仅仅在是新年里拿出庄稼人最好的礼物招待客人,还要切断自家孩子眼巴巴看别人家孩子吃零食的眼光:切几锅甜丝丝,嘎嘣响的米糖;炒几锅香喷喷的花生,蚕豆,玉米泡,坛坛罐罐塞满了“年味”,还有蒸的,煮的,炸的……满村庄浓浓的香味总牵着我们这些孩子乱蹦乱跳的双腿,在腊月的那几天里变得听话,变得乖巧。
现在置办年货主要就是腌制点腊味了。过完年正月回上海,晒好的咸肉闪着幽亮,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切一点配着老家带来的大蒜爆炒,那滋味得咂咂嘴细细品尝;咸鱼呢?清蒸,烧汤,加点辣椒糊烹煮,醇香便久缠在味蕾上,几天也不会散去。
当然还可以灌点香肠,腌些鸡,鸭……但似乎都不重要了,现在的孩子们懂得的比我们多,眼刁嘴刁的,这个不好吃,那个没味道,还有吃多了会得癌。
只有一声叹息了。
过年总有个过年的痕迹吧!放在往年可能早就腌好了,今年迟迟推到现在还是因为肉价涨得疯狂,也涨得有些心疼。到了二十五元一斤的时候又等了几天,像给死人拍的心电图,直直平平没有波动,看来指望下跌是没希望的了,说不定一刺激,死人活了,直线变成斜线呢!
有天天气不错,赶紧去几个菜场兜了几圈。再贵的肉也要买点啊!就像汽油涨价,仍要去加油一样。我们买了三十斤鱼,十斤肉,其他的就没买了。忙了一上午,回家放在盆里撒上盐搓揉均匀,再找块布覆上就等着盐囟入味,拿出来找太阳晾晒了。
隔壁的出租屋里住着几个重庆的,门前的晾衣杆上挂满了年货,一刀刀颜色暗红的肉被冬日的暖阳烤出了油,贼亮贼亮的;草鱼、鳊鱼晒熟了一样,仿佛撕下一块就可以嚼嚼了;还有一串串缠绕着、看得眼花的香肠,圆润饱满;鸡,鸭像制作精良的标本。
我们的年货备置似乎是越来越简单了,老家也一样,许多吃的、用的,你想到的,没想到的,超市里都帮你想到了。也可以坐在家里,指点快递小哥一趟一趟地敲门,叫喊。
一晃,日子还是那个日子,过日子却变得飞快起来。
当然再结实的液化器灶也承受不起熬制糖稀的铁锅,最强的抽排风机也抽不尽满室的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