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刚经学习笔记

金刚经学习笔记

作者: 橡树岛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16:13 被阅读0次

《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无为既不固定的意思.整句就是说.所有的圣贤都认为没有固定的法,只有各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别.举个例子.三大圣贤.孔子.老子.本师释伽如来.都没有按某个老师的教导.说书上是怎么怎么说的.都是自己针对遇到的不同问题而提出自己的理解.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佛自己所说佛法,也好比过河的舟船上了岸就不用惦念,对揭示宇宙真理的佛法尚且如此何况对非佛法的世间知识.按书说,按人说,既为固定.而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聚会的结果,随缘生随缘灭.没有永恒不变的.

所谓“波罗密”,一般的翻译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后加一个多字,成为般若波罗密“多”。这个“多”字是尾音,现在的音来念,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拿古代的梵音念,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达”。“多”就是“达”的音。

世尊,是佛的另外一个代号,佛经里所称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不过我们要注意,所谓这个世界,不是只讲这个人世间;佛学里所谓世间,有三世间与四世间两种概念。所谓三世间是: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

器世间:就是国土世界,用现在的观念,就是物质世界,是这个地球上,有人类、生物存在的世界。

国土世间:就是地球上各个分别的国土,中国、美国、欧洲等,是这个世间观念里的一个范围。

有情世间:有情就是一切众生,有生命有灵知性的存在,这是一个世间的观念,等于我们现在讲社会、人类等观念差不多。

所谓四世间,除了前三种之外,另外第四种就是圣贤世间,也就是得道的圣贤所成就的另外一个范围。拿佛教来讲,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有道之士所居住的圣贤世界。其他宗教所讲的天堂,是另外一种圣贤、善人所居住的世间。

“如来”,永远是来的;来,终归是好的。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来。《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善,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因讲到善护念,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

“发心”,发就是动机,发什么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这四个字是梵文,中文勉强译为“无上”,至高无上。“三”这个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觉悟,连起来就是说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相关文章

  • 《金刚经》学习笔记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

  • 金刚经学习笔记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第六品 正信...

  • 金刚经学习笔记

    《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

  • 周检视10/15-10-21 from 柏芦

    个人检视 学习 1. 学习喜马拉雅《金刚经》到第15讲+笔记 2. 学习吴栋《跟着吴栋学跑步》第11期 3. 薄荷...

  • 《金刚经》学习笔记(六)

    第五品 身相。 年轻时无意和同学谈到寺庙和佛像,有个同学说,眼见着佛像一点点建造塑成,还能相信么?心里也有一重困惑...

  • 《金刚经》学习笔记(七)

    第六品 持戒。 去报恩寺听法师讲课。有个人问穿褡衣的事情,师父说,穿呀。不想穿褡衣无非是不想受戒,不想受约束,这不...

  • 《金刚经》学习笔记(三十)

    第二十九品 无来亦无去。 真如佛性本来是不来不去的,是恒在的。 修行者但遇多少艰难困苦,形形色色的阻碍,生出退缩心...

  • 《金刚经》学习笔记(八)

    第七品 无有定法。 学佛,禅宗有渐进和顿悟之说,禅宗之外,中土佛教亦有律宗、天台宗、净土宗等等。在印度,佛法又有大...

  • 《金刚经》学习笔记(九)

    第八品 智慧。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是重要的佛学经典,是一本启智之经。...

  • 《金刚经》学习笔记(十)

    第九品 境界。 四果罗汉的各自境界令人神往,然而证得又太难。一果的境界比一果好,一果的证得比一果难。境界与修持呈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ot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