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现在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中国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谁也不敢松懈,出门仍然戴口罩预防病毒。
在家的时候,小童麻麻会反复叮嘱孩子“要认真洗手”。
但是碎碎念对孩子常常不管事,孩子洗手的时候不是对着镜子做鬼脸,就是随便拿水冲冲就完事了。
我批评他一句,他还是委屈巴巴:我洗干净了!你看,多白呀!
是的呀,细菌肉眼看不见,洗得干不干净也没有什么直观的标准,光凭我语言的教育太苍白了。
怎样和孩子解释洗手的重要性呢?推特上有一位小学老师做了一个叫“面包戏法”的实验,仅一天就被转发了6.3万次,获得了9千多条的评论。
实验是把5个面包分别给用肥皂洗过手的孩子、用免洗洗手液的孩子、没有洗过手的孩子摸一遍,装进密封袋里面。
然后老师把密封袋里面的面包挂在墙上,让孩子记录面包每一天的变化。
刚开始面包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可到了3-4个星期以后,面包变得面目全非了。
我们可以看见被没有洗手的孩子摸过的面包上面布满了脏东西,而被洗完手的孩子摸过的面包肉眼可见变化不大。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懂得保护和爱护身体,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小童妈妈要向大家推荐三本适合3-8岁孩子阅读的身体科普绘本,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好习惯。
如何制作一个哥哥
《如何制作一个哥哥》,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魔法书。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层层推进的讲述方式。
绘本通过小女孩祖娅的视角,有一天,祖娅突发奇想亲手做一个活的哥哥,于是就地取材,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和玩具小伙伴们一起,制作出一个有模有样的“哥哥”。
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一般,但是在制作哥哥的过程中,作者给读者呈现出来的却是专业、严谨的科学知识,用一条非常流畅的故事线将每一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先给哥哥做一副结实的骨架·····”祖娅搬出木棍出来。
“哥哥不能弯曲怎么办”?那就截断做关节。
“哥哥又容易散架了?”那就需要加上韧带了。
“新的问题又来了,骨头容易弯腰怎么办?”来,给骨骼加上肌肉。
简单几个问题,就把人体大概几个重要部分讲清楚了。
肌肉加完了,制作的哥哥也有大致的模样,可是问题又来了。
哥哥没有没有消化系统、没有知觉系统,看不见、听不见、吃不了东西。
那么接下来就该安装大脑和感受器了·····
整个过程下来,就像是孩子玩积木一样,通过主角祖娅的口吻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引导孩子探索的模拟游戏。
不仅如此,作者还把那些枯燥的科普知识,和我们身边的平常事物联系起来,让孩子感到新奇、潜移默化的灌输进孩子心里。
而且,绘本多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让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这种身体现象变得有趣。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肚子里的火车站》绘本讲述了在我们的肚子里住着一群小精灵,它们帮助维持我们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书本运用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告诉孩子吃饭需细嚼慢咽、不可暴饮暴食。
主人公是个叫朱莉娅的小女孩,一天她在从幼儿园走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
原来这个声音是从她肚子里发出来的!
茱莉娅不知道,她的肚子里有一个小火车,精灵们就住在里面,它们负责把食物捣成泥送到各个器官里提供能量。
终于到家的茱莉娅,看见桌子上摆着美味的午餐,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
食物刚掉进肚里里的火车站,小精灵们立刻投入工作状态,但这次让它们犯难了,“这个朱莉娅,根本就没有好好嚼嘛!”“总是什么都靠我们!”“这些食物太大了,我们怎么办啊?”
火车必须准时出发,但是要把这么一大堆食物弄碎,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和力气,因此工作进展得很慢。
更可怕的是,突然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席卷了火车站,原来是茱莉娅吃了香草冰淇淋和巧克力奶昔!
火车站里面的温度越来越低,火车被冻在轨道上了,小精灵们冷得瑟瑟发抖无法再正常工作了。
茱莉娅可惨了,因为吃东西狼吞虎咽,吃完饭马上吃冷冰淇淋使她的肚子开始疼起来!
茱莉娅生病了,医生叮嘱她喝热水还在她的肚子上放了个热水袋。
慢慢地,肚子里面的火车站冰雪开始融化,温度正在回升小精灵们又开始正常工作,茱莉娅的病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这本绘本,内容浅显,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互动性和结构的编排。
运用了大量的互动游戏取代了大段的文字说教,来解决孩子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你身上的那块肌肉最有劲儿?”翻开来一看——臀大肌,就是屁股上那块肉;或者用于放大细节,比如宝宝在离开妈妈肚子之前是泡在水里的……
在内容编排上,也没有简单的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详细罗列,而是从婴儿的出生、成长说起,不止进行了人体科普,也顺便做了生命教育和性教育启蒙,很好解决了怎么和孩子解释从哪里来,这个爸妈的“世纪难题”。
俗话说:“爱人之前先要爱自己。”孩子通过读绘本这一有趣的方式,提高孩子对身体和健康的认知。
宅在家的同时感受家庭之爱,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好保护和预防措施远离疾病,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
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评论区写下来告诉我们吧!
—end—
更多优秀的童书推荐和教育方式,可以留意公众号:童童树
还有育儿干货满满的宝妈交流群:bangongshi2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