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至,牡丹江才真正到了夏季。
匆忙将芒种时节凉风中的线裤褪下,五分中裙套在身上,仍不足以抵挡突然热起来的热潮。走在厂区干净的柏油路上,光可照人的路面闪着银白色的热浪,感觉整个人都置身在火炉之上。匆匆奔回家中,上网搜寻了半天短裤和三分短裙,再想想公司环境和时间规划,叹了口气让它们安静的待在购物车中。
有朋友在朋友圈内发消息“今天开会,我们领导说了,再过三个月就要供暖了。”一边觉得好笑,一边翻了日历牌来看。然后发现,他们领导说的没毛病,一点没错。
在这个城市生活十年,突然觉得牡丹江的夏季就是这样,突如其来,热烈奔放,倏忽即去,干脆利落。与宜昌的夏季迥然不同。
而其中最不同的,在于忙乱。
牡丹江的夏季是一年中最忙乱的季节。这种忙乱与天气有很大关系。
牡丹江,每年四月十五日停止供暖,十月十五日开始供暖。停暖的时间集中在五、六、七、八、九这五个月中,这五个月,植物萌发、鲜花盛开、柳絮飘舞、气温适宜,地下鲜有冻土。(当然,有些地方除外,比如牡丹江的地下森林景区,即使是八月、全年最热的时节去,也仍然能够看见冻冰。)城市的建设集中在这个时节进行。为什么不在冬季?拜托,也要挖得动才行啊。
而宜昌,亚热带气候,全年几乎没有零下温度的城市。夏季,持续的高温,记忆中总是点缀着蝉鸣、午后小憩和凉爽的茶水。忙乱?哪个季节不行?为什么要在夏季?
在我理解到这样一层天气原因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我的牡丹江夏日记忆总是夹杂着忙乱与焦灼。
这种忙乱和焦灼与秩序感的丧失有关。当整个城市都处于建设中,我会感受到不方便、不清爽。空气中有灰尘、震荡中有噪音、行走中需谨慎、行人中有怨气,“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就找不到回家路”的段子在各群内传播,有增强了这种秩序感丧失的感觉。需要花费比平日里多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
建设中的人行道 靠边行走的行人 掘开地面,铺设天然气忙乱和焦灼与身体不适有关。温度飙升,无论做什么都会出一身汗,有时候又意识不到,不能够及时补充所需的盐份、糖份和水份,各种身体的不适更容易袭来。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不适又加重了焦灼感,不良的循环总在重复。
与女神合影 奔跑中,被偷拍忙乱和焦灼与变化有关。建设中的房子总给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期盼变化,可是看着变化反观自己的时候,更容易看见自己的不变化。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中,焦灼感越来越浓烈,有时候很让人绝望。尤其是在工作遇见瓶颈,怎么样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建设中的住宅楼 建设中的文化体育场馆可是作为一个老宜昌人,我仍然强烈的欢迎夏至,牡丹江的夏至。
因为,
没有经过酣畅淋漓洗礼的夏季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夏季?
没有非冻土期的建设怎么能够在享受更方便的城市配置?
没有焦灼忙乱点缀的奋斗怎么能够称得上用心?
无法抗拒的成长
无法阻挡的时光
让自己活的像一棵植物
向阳
生长
郁郁葱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