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小姐姐聊继续报奥数暑假班的事情。本来她是一点都不愿意继续,我们聊了一会儿,她也没说出自己不愿意继续学的原因,我就请她先听我聊聊。
我借用一稼老师的“打造自己的选择权”来让她明白,学生也需要打造自己的选择权:
一方面是成绩,毕竟这个是很直观的。我问她:“如果以后你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却因为成绩达不到学校的要求被拒,你会不会觉得很惋惜?”
奥数学习在妈妈看来,有两个作用:拓宽思维,了解比学校传统教育更宽泛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我理解的社会实践,可以是上次放假在小恬学馆当小小管理员,也可以是小朋友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
我想让小姐姐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行。什么叫做对社会有贡献,她拿爸爸的工作举例,虽然讲得不够好,但是这种联系理解的能力让我很赞赏!
后来她才终于说出来,上网课太无聊了,我说确实挺无聊的,只能对着电脑。她又说,我们上次想说试题那个小朋友太穷了,只有买一支笔的钱,但是我们都不太会打字,想说也说不出来!我反问她:“如果在教室上课,是不是可以立即大声问老师这个问题?”她说是的。很高兴最后她同意参加暑假班,说想体验一下到教室实际上课的感觉。
感恩昨晚我和小姐姐的有效沟通,希望你在暑期班玩得开心一点!
今天吃早餐的时候,姐姐吃了中等大小的饼子,妹妹吃了最大那个,小姐姐很不高兴,我和婆婆都认为姐姐觉得妹妹吃了多的饼子才不高兴,我就把剩下的那个也给姐姐,她还是不高兴,我觉得这孩子真是不好伺候,所以跟她说了句:“爱吃不吃!”小姐姐冲气回房间了。我隔了几分钟去了解情况,从她嘴里知道,她本来想把最大那个留给妈妈吃,妹妹吃了妈妈就没了她才不开心。我听完才发现自己又误解孩子了!
我们很多时候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是我们想的那样,也没给别人足够的时间表明意见和立场,误解对方还理所当然觉得对方随便发脾气使性子。
这两个事件,让我看到忘我聆听的更多一层含义:除开对方讲话的时候,我们需要忘我聆听,如果对方有诉求,却暂时没有表达意愿,我们可以尝试给对方创造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