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李卫当官新篇(其一)主次、轻重、缓急的辩证法》,晚上读给老妈听,竟然听不懂。几个朋友也说有些不好懂。今天继续写,希望易读性上有所提高)
二、细节与大局的关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大家给苏阳县令李卫指出的第二方面问题。
这个问题,有一件小事最可以说明。众所周知,县衙门口需要经常张贴告示。之前,都是衙役用浆糊贴在衙门口的墙壁上,既不美观,也不牢固。遇到恶劣天气,那告示常常被风雨裹挟得歪歪扭扭、七零八落。李卫是好面儿的人,就想着在衙门口安装一处可遮风挡雨的铜制告示栏。这本是一件极平常的小事,随便吩咐个差役去妥办即可。但是,依着李卫这事必躬亲、处处留心、处处不放心的习惯,这小事情却费了一番大周折。首先是设计。这个告示栏,尺寸、大小是多少,用多厚的铜板、多粗的铜柱,刻何种花纹,用何种顶棚,整体效果怎么样,都必须事先经过县令大人亲自研究把关。在清朝,虽然有手机和微信,但是却没有computer和图文设计。这可难住了办差的衙役,只能要求铜匠找专业画师绘制效果图。县太爷的命令,匠人们执行起来不敢怠慢。但这小小的设计,竟历经县太爷数次把关,铜匠和画师也几易其稿,终于迁延月余才定下图纸。但这仅仅是开始,随之而来的还有安装问题:是把这告示栏立在衙门口,还是钉在照壁上,县太爷又犯了踌躇。立在衙门口,虽不至于阻挡车马通行,但是万一今后车马多了呢,另外抗风性能也不好。钉在照壁上,美观又牢靠,但是需要在照壁上凿孔固定,照壁表面铺了一层水磨石,万一今后撤掉这个告示栏,就会留下几个钉子洞,到那时用泥巴糊上不好看,用水磨石堵上可能配不上同样颜色的,同样会影响照壁的美观。就这样,李卫被这两个“万一今后”,又搞得踌躇不定,进退维谷,迟疑了好久。粗略计算,李卫赴任苏阳不到两年,就这件小事研究了至少五次,历时至少半年。到后来,因为他作为县令琐事缠身,加上得过且过、拖字诀当道,这块告示栏虽然费尽周折,竟然最终也没放上。
类似的还有,雍正六年,邻县的一位王姓豪富士绅,因为一个宠妾老家在苏阳,在红粉迷离、醉眼摇曳中,说了个大概意向,要到苏阳投资建棉纺厂。棉花纺织,是我国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模式,具有增加税收的直接好处,还有提升棉花价值、解决富余劳力就业的远期好处。据李卫估计,这个厂投资大、前景好、收益高,一旦落户苏阳,既可极大缓解县衙的财政赤字压力,更可迅速扭转李卫在州府长官眼里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形象。这件事,对急于脱困、渴望政绩的李卫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他二货不说,且不管这个老王是否真来苏阳建厂,也不问将要投多少银子、建多大规模,也不琢磨琢磨苏阳对老王投资的吸引力在哪里,就毅然决然地召集起一班幕僚,一厢情愿地冥思苦想、研究推敲起来。嗯!这货的银子投进来,先给他挪用多少,这得好好想想,先把拖欠的水渠维修款堵上吧,再把衙役们上个月的辛苦费发了吧。嗯!厂子建在哪个乡也得好好想想,老王的岳父在东乡,需要照顾一下,可知府大人在西乡的岳父也和不能忘啊。能不能把这个厂建在两个乡呢……幕僚们虽觉得这样研究不妥,但是县令一把手要研究,食人俸禄,忠人之事,就跟着干呗。如此这般,一讨论就过去了大半年,这期间还厚颜无耻地几次把这些无理要求寄信给隔壁县老王。正当苏阳县衙兴冲冲地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老王却变卦了。原因很可笑,竟然是他的小妾失宠了,要把厂子建在另一个小妾的老家苏阴县。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老王没说,那就是:我若把白花花的银子投进苏阳,与你们这班庸才共事,那是石牛入海,自己找虐。
这两件事,听起来都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耸人听闻。但这确实是李卫初入官场时的所作所为。对这些,李卫有时也觉不妥,这番被大家指出来,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处理细节与大局的关系上确实做得不好,在细枝末节上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第一件,钉个破牌子,至于这么费尽周折吗!作为县令,只需要去盯住“这牌子该不该放、花多少钱、找谁来施工、负责的衙役会不会贪污”这四个核心,随后定期调度、听汇报、抓验收就足够了。至于折磨李卫半年之久的两个“万一”,既然都不是万全之策,那就选择一个方案上马再说呗。今后的事,自有后来人操心。说不定,县衙以后搬迁了,那不就无所谓了嘛!
第二件更可笑,人家一句醉话,方向还没最终确定,怎么能一门心思研究起细节来呢?
李卫痛定思痛,下决心改正。他认识到,作为一把手,要想带领苏阳县衙这艘大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必须学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而不是去盯在船舷边上逮小鱼、捞海带、补油漆。这些小事,船员都不应该、也不屑去做,而是指派给船员下边的学徒小厮去练手。
李卫思绪至此,忽然想起,怪不得我每天从白忙到黑,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晕头转向,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啊。原来老子整天价干的都是替最底层随从小厮的工作啊。老子替你们管小事,谁替老子观大势、管大事啊!紧盯大局,兼顾细节,这才是自己的主业。以后,老子不管了!
咦!按邬先生教的成语怎么说来着?
对,越俎代庖!
至于越俎代庖有何危害,咱们下次再说。
三、……
(待续)
您能看到此处,说明您很有耐心,致谢!
预告
昨天下午,以《漫谈为官做事》系列第一篇 发表“主次、轻重、缓急的辩证法” 之后,觉得立意狭隘了一些,也深恐有领导故友对号入座。但是,这个系列动笔之后,设计的结构不是讥讽批判,而是想警醒有缘的朋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是“文以载道”的本份。所以,决定继续把这个系列写下去。
昨晚,把系列的总题目修改为《李卫当官新篇》,打算以二月河小说中这位“不学有术”的李卫大人为主人公,被犯错,然后被改正,以畅快地分享一些为官做事的所思所悟。后续计划在“主次、轻重、缓急的辩证法” “细节与大局的关系”“越俎代庖的危害”等篇章之后,再追加“管人与管事的区别”“开会必须遵循的二三事”“非控制领导力”“清廉但不作为,一样是腐败”“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者无畏”等内容。这几个小题目上午写在张破纸上了,怕弄丢了会忘,附记在此,也权作预告吧。
网友评论
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中,李卫是目不识丁的乞丐,因聪慧机敏被胤禛收为家奴,雍正登基前后被外放苏阳出任县令,后来成为封疆大吏。
他出身低、文化浅,初当官时,就有了没头苍蝇、乱闯乱撞、经常犯错的可能。
也正因为出身低、文化浅,从叫花子被擢升为七品县令,他既深恐辜负皇帝圣恩,又想努力干出业绩,所以他的刀刃向内、勇敢决绝地改错,也有了合理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