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看到时一位名叫“小木兮”的发表了一段小文章《老板让我去喝酒》,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小木兮是有点不太情愿的,但考虑到要依靠工作谋生,就去了。结果有点小醉而归。为此,我在下面评论一句,这是没有原则的人。
没想到就有了下面这条回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3435/ee8e7b2119ab6164.png)
我先不说这个人的回复有没有道理,单看他居高临下的口气,就感觉这个人不一般,应该很有来头。于是翻看了下他的文章,最上面的一篇就是做白酒生意的,怪不得他要这样说话。这也算是体谅他的不容易了,目前白酒整个的销量都在下滑,而且政府对假酒的打击力度一天天在加大,做为做销售酒业的公司确实不易。于是,对于提倡要坚持原则不做陪酒生的表达显得愤怒也就无可厚非,所谓莫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
“我喝纯牛奶”这位作者的评论不无道理,但他却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我恰恰是做销售的,而且是做要求比较高的弱电项目的。不客气的说,我们项目的跟进要从设计院开始,到总包,到集成,到工程商,到甲方,经过的环节很长,经历的时间跨度又特别大。如果公司没有一些基本的底线,比如喝酒找小姐,那我们就无法在这个行业里生存。
作为七零后的业务,我也经历过陪酒的阶段,在我印象中,那只是九十年末,二零年代初比较盛行的方式,到2010年后,这些现象正渐渐消失。并且,新一代的企业老板,基本上不怎么喜欢在酒桌上谈事。另外,我的上司也是我的老板,从做业务开始滴酒不沾,不但他不沾酒,他也不许他的下属参与酒局。
说出来也许有很多的人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立足深圳,从停车场做起,发展到东莞,惠州,广州,珠海,到后面的江西,广西,到目前的海南,西藏,以及香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老板经常讲的一句话,心正则事正。 心不正,事成也败。
抛开业务不说,我是喜欢喝酒的,但不会同客户去喝,客户就是想喝酒,我也是直接把酒送到他本人,也不会同他喝酒。在项目业务中,我们深知每个环节对项目成败都会起到作用,但只要找到真正有话语权的的或客户老板,加上产品过硬企业有诚信,业内有良好的口碑,不喝酒,下面的小鬼又能奈其何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讲得很清楚,这种口腹之欲和色利之欲者,只是业务层次的下层需求,如果一个企业还停留在这个需求层次,还拼命去挖掘强化这些需求,这个企业注定没有好的愿景与目标。
为了一句话,就写了这么多,看来我还是对社会和自身的体悟层次太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