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读到季羡林先生《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纯属偶然,在新乡的樊登书店倒闭前,老梁得知了消息后通知我,赶快去把押金退了,结果书店说目前没法退现金,但是可以以八折价购买新书,于是为了凑足200块钱的书,我选了季羡林先生的书,想通过他的书了解一下我崇敬的这个国宝级的、大师级的人物。
全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我心如明镜,万象相映烛,说的是季羡林先生对真我的追求。
第二章 张弛有度,浮沉于心 ,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对世事的洞明。
第三章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对光阴的释然。
第四章 青山不老,徐徐渐进, 写的是季羡林先生对生命的昂然。
季羡林先生写此书时已经是93岁高龄,已迈入喜乐之境,他告诉每一位洋溢着生命热情的同路人,凡是心中想去的地方,穿着草鞋也要奋力向前。
我最喜欢季老对待生死的态度,他说多年以来,自己的座右铭一直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仅,无复独多虑。他对生死一直很从容,因为经历过文革和疾病,他觉得46岁以后的生命都是老天赐给的,他很知足,也很感恩。
季老虽然九十多岁高龄,但是在电视台采访是,仍说自己是90后,这份心态着实值得我们学习。他说老年人有十忌。一忌说话太多,二忌倚老卖老,三忌思想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嫉俗。所以在文革中他看透了世态炎凉,在自己重回工作岗位后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他没有选择报复,而是选择了宽容。
我最喜欢季老在他文章中提到的一句话:恩格斯已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这两天高温天气,让我对这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类为了让自己舒服,发明了空调,为了自己凉快,把空调的热气向外散发,把热气留给了大自然。人们为了方便自己,发明了汽车,但是却把汽车的尾气留给了大自然。……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世界都一样,要么高温干旱,要么暴雨倾盆,要么天寒地冻,一日之间,祖国从南到北你可以经历四季。专家们说,全球气温在变暖,我们正遭受六十年不遇的高温天气,还有厄尔尼诺现象。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对大自然有如此清醒的认知,我们呢?又该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