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发动侵宋战争,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西路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领军6万,攻下数座城池后,兵临太原城下,遭到河东安抚使、太原知府张孝纯和宣抚司统制王禀的顽强抗击,无法攻克。
宗翰自西京出发,过怀仁河阴两县进攻代州,在此之前,宗翰认为在代州必有一场恶战,告诫手下“今日至代州,与南军必有数战。”怎料宗翰实在高估了宋军,到了代州城下,并无一战,守臣李嗣本直接投降。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只有崞县守将李翼和代州沿边安抚副使史抗父子进行了抵抗, 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之后金军自代州直扑忻州石岭关,守将耿守忠也不战而降。宋朝的防守出乎了完颜宗翰的意料,一路几乎毫无阻碍的进军,让他有了直接消灭宋朝的信心。史载“于是贼众如入无人之境,直寇太原,粘罕始有易中国之心矣。”至此,时长十个月的宋金太原之战正式打响。
第一次救援
在重镇太原被围后,宋朝政府终于做出了反应,命令朔宁知府孙翊、府州知州折可求救援太原。北宋的地方援军刘光世部也随即赶往太原,可惜他们都被强悍的金兵击败,太原变成一座孤城。孙翊是河东名将,素有勇名。然而手下兵力只有两千人。此时,孙翊手下提出了正确的决策。“不若引兵北捣云中,彼之将士室家在焉,所谓攻其所必救也。”此时金军主力尽在太原,如果出兵北攻防备空虚的云中,完全可以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成功牵制金军。孙翊也深知这一点。但是孙翊表示“此策固善,奈违君命。” 宋朝将从中御的传统让普通将领在接受君命的基础上难以做出符合战机的决策。于是,孙翊的两千人只能到太原城下驻扎防守,之后金军分师攻朔州,朔州又直接投降,孙翊手下军心动摇,孙翊也被叛军所杀。
折可求的兵力则比孙翊充足得多,折可求与带麟府兵两万会合刘光世的延安路援兵,出府州至宪州出天门关支援太原,宋军远道而来又未经修整,在太原城下与金军激战,互有胜负。日中,金兵突然从折可求军寨后面的开生山出现,而负责防御的刘光世毫无抵抗便直接跑路。宋军直接崩溃,“河外兵将十丧七八” ,第一阶段的太原救援战以完全失败告终。虽然歼灭了两支宋军,但金军孱弱的攻城能力面对太原依旧毫无办法,与西路军受阻于太原相比,东路军顺利得多,已经包围了开封府并且逼迫宋朝割让真定、太原、河间三镇求和。于是宗翰便命令完颜银术可围困太原,自率军队返回西京。
金军东路军围攻宋朝都城汴梁时宋钦宗与金国议和,同意其赔款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的条件,但割让三镇的诏书,遭到三镇官员的强烈抵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77d90b94be42074f.png)
割让三镇后,北宋更是无险可守,这事也只有赵氏父子干得出来。
宋钦宗看到三镇誓死不降金,加上也发觉割三镇也就是自掘坟墓,就加封三镇官员,褒奖守城之功,并派部队救援。宋钦宗命姚古为河东制置使,带兵六万,援救太原,种师中为制置副使,带兵九万援救真定河间。宋军重点的救援对象是太原,但宋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先后被围城打援的金军击溃、击败,丧师数十万。
第二次救援太原
第一次组织中央禁军救援太原,大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姚古和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由于种师中轻敌冒进在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遭遇前来阻击的金军主力,宋军仓猝应战,五战三胜,苦苦支撑。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却谎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宗翰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
最后种师中被金军重兵围攻,宋军全军覆灭,誓死不降的种师中最终为国捐躯饮恨疆场。
宋廷第一次救援太原的努力就这样失败了,事后焦安节被处斩,姚古贬官流放广州。
第三次支援太原
不久后,宋朝对太原展开了第三次救援。但身为宣抚的李纲却毫无权力,各路将领都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宋钦宗,各自为政,互不协同。金军随即将一盘散沙般的宋军各个击破,对太原的第三次救援宣告失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25f8d32955a51faa.png)
此战后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被贬官。 也因此造成汴梁无人能领兵坚守。
在重重包围中南顾王师望穿秋水的太原守军没有盼来自己的援兵,却等来了卷土重来的宗翰大军,还有三十台抛石机。
而此时,太原已被围困九个月,城内粮食早已吃光,甚至弓弩皮甲和糠秕干草也全被吃光,尽管如此,太原军民依然拒绝完颜宗瀚的招降。
但坚持已经到了极限,太原人民己经开始人吃人,易子而食了。
终于九月初三,太原城被攻破,完颜宗翰下令屠城,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大骂金人,拒不投降,被掳往金国,后来曾出任伪齐的宰相。宣抚司统制王禀则与金人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而死,完颜宗翰命人打捞王禀遗体,让士兵纵马踏为肉泥以泄愤。
太原保卫战,太原军民坚持了整整九个月,将金国西路军挡在太原城外,不然,靖康之变可能会提前一年发生。
从最高决策层到普通将领,宋军千疮百孔,不堪一战。即使有种师中、李纲这样的忠臣良将,也只会被排挤陷害,要么战死,要么担责任。如此国家,焉能不亡?三次救援太原之战,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败得也一次比一次惨。整个太原之战,宋军前后损失至少二十余万兵力,精锐西军几乎全军覆没。太原失陷后,金西路军一马平川,再无阻碍。南宋军事技术家陈规评价“京城之难,其源在于援太原之失利也。”而《三朝北盟会编》中的《金虏节要》也评价:“及至太原之陷也。逾月之间,贼已南来,国家之力已困于河东矣。将士之气已沮于河东矣。”太原之战后,北宋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c3232d71d02462c2.png)
太原战役,金国最大的收获是围城打援,歼灭了宋朝数十万有生力量,使得宋朝军力贫乏,无力抵抗金军的第二次南侵,于是二帝被掳,北宋灭亡。
这也是北宋自找的!
军队不统一,各自为政,互相扯皮,一次教训还来二三次教训。本可以闭门打狗的,却搞成围点打援。
也是当年宋太宗屠烧太原城得下的恶果。
太原古城从赵国赵简子、北齐高欢、唐、后汉等不停的修建是相当坚固的。当年宋太宗打太原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死伤无数,再加太原有龙气之说,就一把火全烧了,也烧死太原居民无数。火烧之后,宋军又引晋水和汾水冲灌晋阳,最终使这座千年古城毁于一炬。
谁知,因果的报应却报在自己子孙头上,全盘去东北传播中华文化,改善女真人基因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