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规律三: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信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父母施加的是,长期的消极的和不良的心理暗示,这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养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父母懂得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四: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是特别强调犯人每周给自己最亲爱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表现得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如果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你是猪吗”、“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真的成为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父母必须戒除嘲笑侮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面的标签。
与各位家长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