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作者: 塗小坊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09:21 被阅读0次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被称之为“诚斋体”,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微,乘兴而作,构思精巧,语言清新的创作路径。尤为耐人寻味,以《小池》为代表。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画同源,同为中国传统文化,尺幅小画,清新之美,跃然纸上。

泉的“惜”和树的“爱”,珍视和呵护的“小池”,有了灵性,由小池的泉水,再到小池的植物,池中的“小荷”才露出“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静一动,令人回味。

再来领略一首诚斋体的《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细细复疏疏,叠字妙用描述小雨之微,“不能”兼“不肯”把小雨的感情带进来,拟人化的描写。

后两句,“妒”和“故”更是点睛之笔,妒忌诗人只顾着看山,便故意在千峰和诗人之间隔上一个雨幕织成的珠帘。

对小雨的情绪化描写,像极了一个可爱古怪的小精灵,读来妙趣横生,心生欢喜。


小贴士:《初入淮河四绝句》

创作背景:

南宋初年宋金对峙,以淮河为界河,每年正月,双方互派使节祝贺新年。1190年,杨万里以焕章阁学士职,迎接金国的贺正旦使。沿途所见所闻,心情复杂,写下这些文字,哀民生之多艰,叹朝廷之碌碌。

(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誰?

(三)

两岸舟驰各南北,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相关文章

  • 学以致用~群阅设计童心杨万里

    教学目的: 1、读懂杨万里的几首古诗。 2、通过比较发现杨万里诗歌的风格。 3、总结杨万里的童心表现在何处,并从中...

  • 闲聊古诗‖杨万里《伤春》

    伤春 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

  • 一天一首古诗词——夏夜追凉

    一天一首古诗词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

  • 随手拍·杜鹃花

    杜 鹃 花 杨万里 何 ...

  • 明发房溪(二手之一)

    (南宋)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 ...

  • 小学古诗(二)

    小池 宋:杨万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咏柳 唐:贺知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 5.21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

  • 2018-02-14

    洗墨人录杨万里小池诗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万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f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