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去了书院写春联,贴春联。闫师上午有讲座,下午三点一行人来到书院,闫师已经写好了一多半的春联了,我们也抓紧时间熬浆糊,于老师出去买了两把刷子,刷浆糊,贴对联,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一会儿拿起毛笔写写画画,一会儿跑来跑去给于老师和魏老师传送对联。小时候家里过年的感觉油然而生。

去年的春联经过一年的雨水的冲刷和风雪的洗礼,依然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刷上刚刚熬好的浆糊,贴上红彤彤的墨迹微干的春联,年的气氛马上就被烘托出来了。

比起红彤彤的视觉效果,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一幅幅包含和气、正气和志气的对联的内容了。

闫师说,书法之道,收中有放、合中有开,聚中有散、静中有动……的确,看闫师的字,犹如其人一样,挥洒自如,信马由缰,而又浑然天成,完全没有斧凿之感。犹如闫师将儒释道高深甚至玄妙的道理,跟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爷拉家常,而且这个大爷还能听懂。不管是面对村里的大爷,还是在礼堂里面对几百上千人,闫师总能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高深的道理变成和煦的阳光,驱散了笼罩在心灵上空的阴霾。跟闫师笑称,“您这嗑唠的有水平!”

以下是闫师就就今天的写春联、贴对联发表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我就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贴在文末,以记录这普通、充实、恬淡而又文明的一天。

生命之道,收中有放、合中有开,聚中有散、静中有动……
写对联、贴对联是春节前一家人团聚一堂、其乐融融,不拘一格、各显神通的天伦之乐之一。
我们在乎的不是字写的是否漂亮,事儿做的是否满意,而是在乎在这一个过程中,大人孩子的心是静的、情是和的、气是顺的,有这个基础,头脑和双手就充满了灵活性和自如性。
孩子在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中找到了成长的乐趣和幸运,大人在这些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中看到了生活的阳光和幸福。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
我心质朴,夫复何求!
——闫贵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