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同而不同—记《清华园日记》

同而不同—记《清华园日记》

作者: 跳动的琴键 | 来源:发表于2021-09-25 18:29 被阅读0次

已经忘记当时为什么买了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季羡林的名气,也许是因为好奇一代文豪是如何写日记,更有可能是以为可以在他的日记中了解当时的社会实况。尽管阅读完毕整书,对于当时的社会未能了解,却看到了当时清华校园的精英汇聚。老师一位位都是响彻文坛的大家,同学一个个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不得不让人羡慕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对生活感到单调,对自己感到孤独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心理路程,哪怕是精神极度充实的大家。常常感叹于自己流水账似的日记,苦闷于无事可记的日常,原来季老也有同感。只是他坚持记录,而我放弃了。纵使有好友畅谈天南地北,也还是会悲叹奈何无人了解自己,这种无人理解的孤独伴随着每一个时代的我们,不问身份。

即使是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在对待外国教师的态度上也是如此松弛。阅及书中外教授课的内容不禁想起大学口语课堂。外教是一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英国人,在课堂上总是用汉语问及很多他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以及好奇。我们似乎角色对调,让人怀疑自己是在上汉语口语课而非英语。而国内大学聘请外教的条件之低也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实,徒留求职碰壁的毕业生的羡慕嫉妒恨。

纵然历经80余年,许多我们渴望变化的依然顽强的维持着生命力甚至更加变本加厉。而那些本应该流传下来的精神却不复存在。校园里不见活力四射的运动身影,有的只是戴着厚重眼镜笨拙的移动的身躯;课堂上不再有旁征博引、博古论今的精彩授课,也不再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的快乐;灯光下不再有奋笔疾书抓住每一个蹦入脑海中念头的笔耕不辍,却多了众多电子屏幕的闪光。我们丢失了阅读思考交流的乐趣。

遗憾地在书中对比出我们的孤独仍在,而我们的探索与思考却被留在了曾经。

相关文章

  • 同而不同—记《清华园日记》

    已经忘记当时为什么买了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季羡林的名气,也许是因为好奇一代文豪是如何写日记,更有可能是以为可以在他的...

  • 同而不同

    南国花开正怒艳, 北国雪落满眸茫。 同是春分三月天, 单褂厚袄不同天。

  • 同而不同

    头顶同一片蓝天 脚踩同一片大地 同样的器官 同样的七情...

  • 同而不同

    同一时间,不同角度,拍摄效果截然不同。

  • Day 071 ‖再读《清华园日记》

    2019/02/23 星期六 生活·杂记 今天,读完了《清华园日记》,然后,顺便又写了一些文字。再读《清华园日记》...

  • 和谐之道心解(2)

    1 和者,和而不同,不同而和。 谐者,谐之而同,同之而谐。 和谐,不同而同,同之不同。 2 和谐,既是知,也是行,...

  • 同而不同,学而不学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

  • 同而不同的童年

    春夏之交,是一年中孩子们长得最快的季节,在这个生长发育的节点,经过漫长假期宅家的放松,再见面时同学们的身高、外形、...

  • 学习不下去的时候,看了季羡林、胡适日记,瞬间释然了。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

  • 听季羡林讲《留德十年》

    之前看了《清华园日记》,季羡林先生将他在清华园上学时的日记只略作修改,原汁原味的呈现给大家。其中的他就像每一个二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而不同—记《清华园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gx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