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动自动整理的机制 断舍离把身体上的这种自动化系统归为“相”,彻底地进行了断舍离,自己也就成为完全可以信赖的自己了。到了这个阶段,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获得,与之相对的就是不怀疑和乐观。 ----山下英子
2、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山下英子
3、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 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 1、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2、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 扫除: 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山下英子
4、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山下英子
5、断舍离的观念:
■物品因为“我要用”而存在,都必须是“现在需要用的” ■生活要留有余裕,人才能彻底释放自己的内部力量,才能神清气爽,轻松自在。 ----山下英子
6、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山下英子
人生需要整理、放下,甚至迁徒,作者山下英子人至中年“被逼至东墙墙角”,最后直至“青灯古佛”了一段日子,如《心经》观自在菩萨一般,“照”见了人生,即“俯瞰力”,通过实践出离、断舍离而得到的深刻观照能力、认识更深层的自我。当我们越能掌握住自我,明白自己现在的位置,就能更有意识地生活,而不会被现况拘束、不会被问题蒙蔽,更明白清楚自己当下的情绪,并不使之破坏自己的人生,而且“伤害”别人、特别是孩子
那天在佛母洞遇见的大姐,50年如一日只有付出、不曾有回报,付出都是应该的、人人都习以为常,而责任与生活压力、焦虑抑郁已经使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已经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己、更找不到快乐……
人生需要一次次因开启智慧而不断的成长与蜕变,所以我们敬仰释加牟尼、文殊菩萨,也同样需要开悟、斩断无明,让智慧之光点亮心田,让智慧之眼看到更广阔的人生空间与自由度,让我们学会转念、放下、自在、喜悦[福][太阳]
今天诵金刚经只用了36分钟[好的][愉快],超过了王菲[奸笑][耶],与巜金刚经》结缘亦有6、7年的历史了,今年再来五台山,一切都大不“相”同[福][福][福][太阳][太阳][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