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是著名的灵性疗愈心理学家。在他觉醒之前,曾得过深度抑郁症,当他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之时,脑海里的声音一直在说:“我讨厌你”。
在最痛苦的时候,他突然灵光乍现,这个声音是谁的呢,既然他能讨厌自己,那这个声音应该就不是自己,带着这个问题,从此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灵性疗愈之路。
我不禁在想,我们每天脑海里都会闪过许多声音,好像总有一个声音在与自己对话,这个声音是谁呢?埃克哈特·托利称之为“假我”。
“假我”所要依附的媒介正是当中的那个“我”,“假我”的声音出现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我”的存在,或者为了证明我的存在,他有很多变式。
一、贴标签
“假我”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如果要问你是谁,你是否会有很多回答呢?你可能是一个医生、老师、学生、老板这样的一个身份;你也可能是谁谁谁的儿子或女儿、谁谁谁的父亲或母亲,有一个这样的关系在。
我们也许正是要通过这样的标签而证明自己是谁,但若是过分执着于这个身份之中呢,我们就会被这个身份限制,导致人际关系中缺乏真诚。
比如老板与下属,很少有能做到真诚沟通的吧,下属对老板多少会些微的恭维之意,至少不敢太过放肆的,如果这样的关系,你认为很正常,那么父母与子女呢?
做父母的如果执着于自己的角色,就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给孩子过分的宠溺或保护,而全然忘了尊重孩子,我们给孩子的爱更多的是控制,而这背后反应的则更多的是父母的恐惧,怕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平庸。
而当孩子对于你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时,你的“假我”就会上线,你会愤怒、会委屈,会强调自己作为父母所付出的一切,而孩子却不知感恩。
黄执中说过: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这是不是因为父母在过于强化自己的标签呢?
这些标签只是“假我”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工具,每当说起自己是谁谁谁的朋友时,这个朋友通常会是一个显贵的朋友,说起自己是哪个公司的员工,这个公司通常是个大公司,因为只有这样,那个“假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的内在无穷大》一书中提到,试着把自己的标签撕掉,方法就是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标签,然后用否定句再说一次,有一些可能很简单,比如“我不是XX公司的员工”,而有一些则难以启齿,比如“我不是XX的孩子”。
这样的练习不是要我们辞职,或脱离亲子关系,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脱离原来那个标签的束缚,只专注于自己原本需要做的事情,用本我的状态与人相处,是否会更自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