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口地方志》(第十一章)姓氏文化之 张 姓
张姓是全国姓氏排名第三大姓氏,人口875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3%(2007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全国户籍人口统计数)。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张挥为张氏得姓祖。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
一、堂号。清河堂,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等100余个。
二、名人。张氏历代名人众多,人才軰出:张仪、张良、张骞、张衡、张仲景、张飞、张说、张九龄、张齐贤、张浚、张栻、张孝祥、张继、张择端、张居正、张廷玉、张之洞、张大千、张作霖、张学良、张自忠、张艺谋等等。
“张公百忍”故事,据《旧唐书·孝友·张公艺》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张旭题诗曰: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儿孫当须记,族远诗为凭。后族人便以百忍为堂号。
三、祠联
①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上下联嵌“弓”、“长”两字,合而为张);
②齐家公艺,治国子房(上联说张公百忍故事,下联云汉初名臣张良);
③西都十策,金鉴千秋(上联说张齐贤为布衣时,向宋太祖进献治国方略十策,下联云张九龄进献《千秋金鉴表》,为唐玄宗祝寿);
④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精英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张飞庙联。“文握管”,指张飞善书法。“唐曾显姓”,谓唐张巡与张飞同姓;“宋留名”,指岳飞与张飞同名)。
四、族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华厦大地兴起族谱编修热潮,牌口乡各姓氏亦随风而动。现将牌口乡张氏族谱编修情况分述如下:
1.陈北塘村、益阳市一中退休教师张志鹏编辑的《张氏五修支谱》,全一册,2012年编纂,精装本,普通书纸印刷。其主要世系是:栻—炳—明经—镇—任秦—诚—斌—文一。此支张氏现有丁口200多人,大都居住牌口乡陈北塘村等地。九房世泽传名远,百忍家声播惠长。
派语:
栻炳明镇,任诚武文;
拱登国之,应佑传芳;
键荣明伯时,潮舜润汉顏;
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
殷勤宾务实,谦厚发青华;
泼冕芬微鬯,圭璋品诣嘉;
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家训: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概。君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則倾,富不忍則损。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怨恨,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尽(即《张公百忍歌》)。
2.陈北塘村、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张先德编辑的《牌口张氏族谱》,全二册,2014年编纂,线装竖排本,皮纸印刷,古色古香。该谱共分三卷。卷一所载为序文、凡例、派语、魏公行状、宣公神道碑、宣公年谱、传记及其诗文;卷二所载为鼻祖九皋公至魏公、宣公、贵文公、之尊公、再至荣义、荣敷等总系齿录;卷三所载为牌口乡贵文裔张氏世系与齿录。其主要世系是:栻—焯—明义—铿—任道—渊—源升—贵文。该支族出自南轩,上溯至唐宰相、九龄之弟讳九皋者。时九皋居曲江,封南康伯,传八世至璘公,官国子监祭酒,从幸西蜀,因居成都,而徙绵竹,后归沩宁。该族支祖贵文,为南轩八世孙,官元代兵部尚书。元明之际,遵父嘱归沩宁,居山底(今宁乡市坝塘镇)。贵文五世孙邦淮,明景泰七年正贡,官广东朝阳知县,后剿寇有功,加封威积侯王。邦淮四世孙所安、所性,原居宁乡茅塘(今宁乡市资福镇清泉河村),五世孙之茂、之尊,则于明万历年间,因投军而落业归屯湘阴县军民围(今湘阴县岭北镇茶湖潭乡新民村)。之后,之尊裔后人迁牌口,为牌口张氏之直系支祖。目前,该族共有人丁100人左右。
派语:
枢炳培锡泽,新荣起锦期;
恢先勖经济,光裕庆洪规;
国兴人进瑞,本正日开枝;
孝友家声振,中和祖绪垂。
家训(十四条):正家之道,规训为先。非实用其功,则身心性命,伦类晋接之间,必多乖谬。爰定规则十四,胪列于左。凡我宗人,当推广而力行之,庶不失先儒秉礼守义之意云。
一、敦孝弟。孝弟之本,道所由生。欲顺父母,须宜弟兄。昔在孩提,亲无不爱;及至成人,深恩竟昧。内必致敬,愉色婉容;外必竭力,膳寝命从。兄弟之伦,道在友爱。毋蓄私财,毋听妇说。兄宽弟忍,荆树花开。一门和顺,福自天来。
二、省祠墓。祠以棲神,墓以藏形。神形所在,须至安宁。一入祠堂,谛观栋宇。有壤则葺,有漏斯补。春秋时祭,诚敬存心。祭服祭仪,备洁以临。惟彼邱墓,尤宜整好。毋令数传,荒烟蔓草。碑志必勒,禁界必清。清明省扫,永杜占争。
三、正名分。尊卑长幼,秩序本天。率履不越,名分肃然。其在同班,序之以齿。十年五年,亦毋轻视。若论长辈,非同等夷。黄口多尊,白发多卑。小子无知,疾行先长;傲气日生,且肆欺罔。必明礼让,必致敬恭。饮食晋接,一一从容。
四、睦宗族。万派合源,千枝共根。人于宗族,水木同原。意薄情暌,疏离日见。恩明谊美,自然安便。为隆为杀,服制则殊。祖宗视之,亲疏实无。幼弱必矜,孤寡必恤。于此解纷,于彼周急。我族雍睦,忍字尤先。凡属后起,当为象贤。
五、慎嫁娶。女嫁男娶,人道之原。欲繁枝叶,必重本根。男女择德,作合慎始。性行均淑,百年福祉。迩来嫁娶,彼此凭媒。最可哂者,选色论财。遇之不淑,即非佳配。不愿倡随,而专诟谇。家道奚成,成之于和;刚柔交济,庆衍多多。
六、肃内外。女内男外,大闲所存。嫌疑不远,淫乱之根。男女七岁,食席异处。叔嫂之间,不通言语。维门有捆,内外戒严。无言出入,乱端永歼。圣人制礼,防微慎密。有孚威如,家人终吉。闺门之地,俨若朝廷。雍雍肃肃,遐迩观型。
七、严嗣续。宗法之立,所以嗣先。大宗小宗,等杀秩然。祖脉流传,瓜绵不绝。无子息者,立嗣衍瓞。兄弟之子,古云比儿。以之续后,于礼合宜。异姓虽亲,宗不可乱。鄫贾背乖,实自取患。应立则立,大义相承。子孙千亿,振振绳绳。
八、重农桑。日不再食,岁不制衣。僟寒交迫,仰屋而欷。饥寒何来,懒耕懒织。男女交勤,饱暖聿至。男勤为何,竭力耕田。无恒产者,工贾宜专。女勤为何,纺绩机杼。中馈之余,不辍寒暑。无荒无怠,不啬不华。具此完美,大吉人家。
九、修家塾。教以继养,古有成规。马牛襟裾,饱暖何为。子弟七岁,即入家塾。资质钝玩,杂字柬牍。有轶众者,训诲当明。四教四术,三物六行。渐长学文,择师课习。灵心以开,善端以立。镕铸经史,实至名扬。书升论秀,门第增光。
十、崇节俭。家之财用,勿过持筹。量入为出,即是臧谋。惟奢易倾,惟俭斯足。蓄积一饶,不虞窘促。裁省冗费,禁止繁华。粗衣可服,蔬食亦佳。居不贪高,器惟求洁。冠昏丧祭,均有品节。不扯门面,美德堪风。一事浮靡,虽富立穷。
十一、守法律。怀刑怀德,君子其人。弁髦法律,莫保此身。国垂宪典,除奸禁乱。三令五申,谁敢或玩。每逢朔望,约集宗堂。耆老居上,子弟立旁。律例多条,逐一明讲。犯重犯轻,照治不爽。各自警省,同归善良。风淳俗美,永享平康。
十二、完国课。钱粮国课,屯民正供。如其拖欠,官必不容。差受官惩,登门吵闹。大声疾呼,那时谁靠。我田我粮,我自承当。何累差役,替我受伤。早完不多,拖欠难少。良善急公,有何烦扰。惟勤耕读,足不履庭。自得至乐,善哉考亭。
十三、和戚里。人心叵测,暗藏干戈。稍有拂意,无风自波。居乡无他,在于和气。和而兼让,受用无既。临事相让,退步自宽。临财相让,少得亦安。毋恃富强,毋欺单弱。忿气一生,彼此相角。爱人人爱,尊人人尊。安闲自在,争讼无门。
十四、谨交游。人生处世,端在慎交。交游一定,比之漆胶。交得其人,受益不少。交非其人,为累不小。毋曰邂逅,诗警偕臧。毋曰比辅,易戒匪伤。交在慎始,慎在知择。如分薰莸,如判黑白。非类既绝,君子偕行。不同不染,终身洁清。
3.虎形山村张佑明2021年编辑的《张氏五修家谱》。情况不详。(张佑明:138****7842)
4.其他张氏。牌口乡境内张姓另有数支零星分布。比如湘阴县岭北镇沙田乡围坚村麻沙洲张氏(居牌口乡地点不明)、原新樟村张氏(张立平:152****0822)、原牌口乡前进村张正良(其亦属贵文裔,与陈北塘村贵文裔系先人其他分支),或许原前进村傅家湾尚有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张化孙后人(张九龄裔)。
张姓分居西湖村、陈北塘村、虎形山村、飞龙寺村、金明村、新河村、红旗村,共有人口约600余人。
2023.4.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