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三门峡市教师。
说起我的家乡三门峡,尽管我个人觉得很美,但留给大家的印象,可能就是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不发达、名不见经传了。
但昨晚的课堂,让我实实在在地振奋了一番!我想,每一个听课的三门峡老师都会有我这样的感受。
金锐(原三门峡市教育局副局长)2018互加计划暑假乡村教师研修营·青椒优秀骨干班 第二课,由原三门峡教育局副局长金锐主讲。看到自己的老局长退休之后,还能登上这样大的舞台,向全国教师推广三门峡的经验。做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三门峡市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但这样的荣誉对金局长来说,无疑实至名归 。在金局长的倡导下,三门峡在2016年已经开始了cctalk的推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7年青椒计划培训,三门峡共有7000多位教师参与培训,是参与人数最多、网络素养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三门峡快乐手工课、快乐书法课、快乐音乐课等优质名师课程通过网络从三门峡输送到全国各地的村小课堂。三门峡市探索出的借助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凡此种种、点点滴滴,无不投射出金局的心血和汗水。
昨晚的分享,称得上三门峡的专场。每一个参与分享的三门峡老师,虽算不上名师大咖,但至少算得上互加网络研修、青椒网络学习中的名角。因为她们的名字,曾被无数次的提及,她们的事迹,曾是互联网上的传奇。
蔡淑棉(河南省三门峡城村小学老师)第一个登台分享的是三门峡城村小学的蔡淑棉老师,蔡老师欣喜地表达了互加计划带给她们学校的变化。一群山村的孩子接受到了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可以跟着外教学英语。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她们的身上。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她们五年级的学生,英语分别取得98、97分的好成绩(全学区第一、二名);一是家长们看到学校的变化,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们学校了。不得不说,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事,更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成效。
王恺(河南三门峡陕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师)第二个分享的是陕县的王恺老师。王老师是一名领导,她不但自己积极参与学习,而且积极参与青椒计划的推进工作。在她和同事们的积极推动下,三门峡陕州区有3800名教师参与青椒计划的学习,成为整个青椒计划的最大参与单位。
王莉莉(渑池县果元乡中心小学老师)王莉莉老师虽然年过五十,但风采依旧,干劲十足。她的那篇《五十岁,再出发》,鼓舞着全国的教师,更鼓舞着我。当初,开始青椒学习之旅时,我了解到这个平台主要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也就没把这个学习当回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王老师“五十岁,再出发”的故事,顿觉自己认识的狭隘。可以说,我的青椒学习就是在王老师的带动下开始的。我与王老师素未谋面,也从没过交谈。但王老师时常会把一些学习、打卡的链接发给我,让我倍感温暖。
王双凤(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外国语小学老师)王双凤老师结缘互联网的学习更早,早在2016年暑假,她就带着学生到沪江开心词场背单词,而后参与网络互动教研,她的成长感染并带动了更多的教师。
雷书红(河南三门峡灵宝三小老师)灵宝的雷书红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她早已是三门峡的一位名师,而今年她只是一名支教老师的身份,然而她从未放弃自身的学习,从没停止对身边教师的影响。她的趣味数学,她的雷书红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影响着三门峡,甚至全国的教师。
付娜(河南三门峡卢氏马耳岩小学校长)第六个分享的是付娜校长。或许我们对付校长的大名并不熟悉,但说起她供职的三门峡卢氏马耳岩小学,可以说每一个青椒学员到耳熟能详,因为卢氏马耳岩小学是互+推进会的第一站。付校长那句“你若盛开,有蝶自来”,道出了三门峡人敞开胸怀,主动接受优质资源的信心和勇气。
董桂英(三门峡义马千秋学校校长)义马当先,千秋伟业,是对三门峡义马千秋学校的真实描述,董桂英老师是便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董校长目光远大,思想超前,早在全国推进互+计划之前,就开始极力推动互+教育。为扩大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董校长曾写出175个美篇,为孩子们能享受到公平教育奔走呼吁。
张博(灵宝五亩乡窑坡小学校长)灵宝五亩乡窑坡小学的张博校长,也是一位积极推动互加教育的名校长。他学校的孙慧敏同学更是因为参与互加学习,而成为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小网红。
孙慧敏(小网红)情长纸短,三门峡的优秀教师不可能在此一一陈述。但通过今晚的学习,我突然认识到穷不可怕,落后也不可怕,只要敢于学习,敢于付出努力,我们三门峡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诚如金局长所说,“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门峡教育的发展离不来每一个老师的努力。愿我们每一名三门峡教师都能紧抓这个机遇,用好互联网教育,推动三门峡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