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轻云(申姐),谢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昨天上午,老公发面准备蒸馒头,天气很好,他把面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根据以往的经验,下午应该就发好了。
中午,我收拾屋子,顺便看看面发得怎样了?发现没有一点变化,就问老公是怎么回事,他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图省事,没有单独将酵母用温水化开,而是直接把干酵母放到面里面,然后分别加凉水和开水和的,可能酵母菌被开水“灭”了,失去了功效。
我听了他的话,一股无名火直往上蹿。我刚想要数落他,可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心里有个声音对我说:千万不要埋怨,他已经不好意思了,就别再说他了。
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对老公说:“没事,再等等,没准晚上就发了。”老公说:“我不是想你愿意吃馒头嘛,好长时间没做了,结果掉链子了。”
我心里想亏得没说什么,人家是为了让我吃上馒头,一片好心,他也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有了这次教训,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我为自己能及时转念而高兴,书没白读,课没白上。
从去年开始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了。向叶老师学习,每天写感恩日记、反思日记;下半年又学习经典,听张建云老师的家风课,学慕课,看各种公众号的文章,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了行动上,效果渐渐显现,整个人变得越来越通透。
不知不觉中,仿佛给大脑装了一个声控开关。想发脾气的时候、想说难听话的时候、想甩脸子的时候就会有所察觉,及时关闭。虽然还是时常有反复,频次比之前少,力度也减弱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服软,会主动道歉,这在以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老公干啥都很快,就是比较粗心,说过多次也不愿意改,前些年没少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
每次起因基本都是小事,说着说着“战争”就升级了,到后来双方吵架的内容和当初的事情完全没有联系,甚至忘了因为什么事情而争执了。
我还愿意联想,会把之前的事情都翻出来,大有不吐不快的架势。老公爱面子,错了不承认,我是得理不饶人。最后是两败俱伤,气得好几天缓不过劲来。有一次冷战了好几个月,现在想想多可笑啊,何必呢。
现在学会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快就会释然,自己会归劝自己了。
昨天的事情过程不太愉快,结果还好。晚上面发了一点,蒸出来效果很差。我想起张老师说过,要在吃饭的时候对做饭的人表示感谢,即使做得不好,也要带头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我连着吃了两个,虽然很硬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吃。我还一直和老公说,挺好吃的。老公没怎么吃,就喝了点粥,他不愿意吃馒头。
吃完饭,我让老公去下棋,我刷碗、收拾厨房,这件事就彻底过去了。
真是庆幸,我及时觉察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没有让它发作,避免了一场冲突。
有人可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呀,这类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何必这么较真。可是正因为我们每次都没把这些小事处理好,积累到一点程度才成了顽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关系无小事,我们一定要重视越起来。
我正在践行的做法,分享给您:
1.加强学习,要从经典中汲取力量,知行合一。
具体行动:每天早起抄写朗读经典,写感悟,用于行动之中。
2.每天写感恩、反思日记,反省自己。
每天睡前做复盘,查找问题,鼓励自己。
3.要向内求,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外界的人和事,不是自己犯错的理由,不推卸自己的责任。还会反复,比之前有进步。
4.想发脾气时先忍耐1分钟,经过刻意练习,逐渐形成习惯。
每次遇到问题就用这个方法来练习,目前觉得很有效果。
5.出现矛盾时,不要指责别人,不要和别人争辩,要对自己说:都是我的错。
要勇于承认错误,别人不肯低头的时候,我们就说:“您说的都对,我考虑不周。”我这一点做得不好,继续修炼。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