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若是能够认真阅读完,想必对它的观点是认同的。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熟悉的内容会全部忘记,再次拿起书的时候,对于那些观点才会有所回忆。对于这种情况,我的理解是,没有那种经历,不能感同身受。也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内容看后,会映入你的脑海中,形成你自己特有的观点,可能那些事情你已经历过,只不过书替你作了一个汇总,让那种感受更加具体化。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一书提倡读者去构建自己的博客,去宣传自己,创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如果你没有这个实践,你肯定会觉得很难,总认为这些信息会淹没在信息海洋里。没错,很多信息是可能被埋没的,因为信息本身拥有的价值并不大。但若是你写的信息能够被别人搜索到,那么对于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是很有用的。
通过博客,认识了几个朋友。曾经对一位博友进行了网络访谈,虽然我们并不相识,我细看过他写的文章,他也看过我写的(尽管我写的东西没有他的水平高,但他对我的这种态度很认可)。
一位大学生曾在segmentfault上发表文章,当时只是留言,后来在简书上又看到了他的文章,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候,彼此都发出了一声惊喜——原来你也在这里,总感觉双方一直在苦苦寻觅价值观相同的人,后面互加好友也是顺理成章了。
几年前在简书上发布卖猕猴桃的文章,当时没有任何人理会,可就在17年的时候,收到了一封私信,希望和我谈谈这件事,虽然这个时候我对这事已经决定放手了,但还是很愉快地交流了一番。
在开发中,有需要对某种数据格式进行了解,查阅了大量文字后也处理了问题,随后把这些资料汇总成了文章。后来,公司的一位同事做了该项工作,通过搜索,他搜到了我写的东西。
我不确定写作能够给我带来什么,但当拿起《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这本书的时候,我能深深体会他所表达得观点。如果我写的东西有用,希望那些会使用到这些内容的人能够搜寻到。
近几年,读了几本书,有些体会很深,有些过后就忘,既然读过,总是希望能够留下一些东西,所以摘抄了一些自己认同的段落、语句。有些理论,我无法亲身去体会,但希望能够得到你的佐证。2018年,无论如何,希望办一次自己的读书分享会,如果有可能,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长期办下去也是可以的。
过去的几年,通过户外活动认识了不少的驴友,看到过别致的风景,建立了一些纯真的友谊。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够通过书籍认识到一些书友,在认知上有所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