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说明怎样利用过度理由效应引导人们改变态度?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行为。但,如果出现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等,给人们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就会促使人们不自觉得用这些更有吸引力得外部理由来解释行为,相应减少或放弃原有的内在理由,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简单地说,过度理由效应就是外在动机,如金钱、物质奖励,会减弱一个人的内在动机,这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
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外在约束对人的作用是一时的,外在的刺激不存在了,人们失去了解释行为的理由,行为也便减少甚至终止了。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习的动力来自内心的兴趣和动机,所以他们乐学,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可是家长或老师看到孩子好的表现,忍不住要表示一下,进行物质奖励。这样反复多次后,孩子的学习动机由内在兴趣转移到了外在奖励的这个过度理由上来,一旦停止奖励,或对这些奖励失去兴趣,他们也就失去了认真学习的理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1,如何对待期望继续下去的行为:不要让奖励和表扬成为“过度理由”。物质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措施,适当运用未尝不可。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保持热情。但过度奖励,则容易使奖励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过度理由。在奖励的运用上,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奖励只是对完成任务的额外津贴,而不是必然的报酬,不要让物质奖励与学生的行为建立必然的联系。
2,如何对待希望阻止的行为。首先,是不斥责和强势干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古斯里指出:“惩罚本身并不一定使有机体习得正确的行为。”所以,当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吵闹、不完成作业,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等令老师头疼的行为时,教师用斥责和惩罚对待,学生的行为只会有所收敛,随即可能会变本加厉,谈不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经常用简单粗暴的呵斥、惩罚等手段会让学生以为老师讨厌自己,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以及关怀,造成师生关心紧张,学生厌恶学习等后果。其次,是分步诱导,顺势消退。过度理由效应是一个分步诱导人们依从的迂回方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爱,所有不是爱的行为都是在寻找爱。同样,那些上课吵闹的学生正是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关注。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这些特别爱吵闹的学生很可能内心深处缺少关爱,需要我们多给予一些关注和爱;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投其所好,针对他们的典型行为,给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把他们的行为的内在需求引导一个外在的“过度理由”上来。
总之,育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慎用物质奖励,不要把梦想和希望都交给诱惑,否则孩子将一无所有,可能连生活都变得毫无意义。如果我们真希望孩子的某种行为继续保持下去,就要深入剖析与挖掘内部与外部理由,但不要给予孩子过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