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一种理性。
美育主要是培养人内心的情感的,主要是以非理性的情感为核心的。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假如你是木材商,我是以为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的确实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木材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颗树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知识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的朋友——一位画家——什么事物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颗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者制器,思量怎么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主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盎然高举,不爱屈挠得气槪。
情感的审美超越实用
《伊伯》
她说......
张洁是这样写的:“我还会再来,我知道,那时候,会有一碗同样的面条在等着我。”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耳朵听到的,春天,睡懒觉,迷迷糊糊的听着啼鸟,很舒服地享受着春光啊。
所以,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以人的价值观念、审美的价值观念、人的情感的价值观念、人的自由、个性、想象的特殊逻辑为指导。我们的文学史就是对人性的探险的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变得越来越深邃,越来越复杂。
只有胸怀博大的人,身处高度审美境界的人,才能在他们猪八戒式的自鸣得意自我折腾中,看出他们的可悲、可怜,同时也看出他们的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