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就是一幅精美的画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跟着叶圣陶的脚步边读边看,边看边悟。
一宏观看:条理清晰的结构美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第二自然段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一个段落。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本段。
我们发现了什么?根据老师的提示用原文齐诵。好的,它是文章的总写段,不但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其中中心词是?(图画)。为了体现图画美,他们特别讲究?
园林的图画美,美在讲究。其实好文章其实也有图画美,也讲究段与段之间相互辉映。现在我们依次在后面段落中寻找与第二段辉映的内容。谁发现了说一说?嗯,四个讲究分别照应了3.4.5.6段。你真会读书眼光很犀利。我们分别用精炼语言来概括这几段吧。嗯,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那么接下来的7.8.9三段该怎么概括呢?“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美”,通过捕捉关键词,我们对课文也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是?对,第二段是总写,接下来的是分说,属于总分结构。
那么,纵观全文,你觉得这些美点可以调换顺序呢?不能,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接下来我们中观看:不讲究对称的段落美。作者把苏州园林比作了图画,但画和画似乎又不一样。请同学们比读第三段和第五段,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们有什么发现吗?可以独学,也小组合作来探究。好,你来说。第三段是说苏州园林的布局是美术画,不讲究对称;第五段是说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力避中国画的缺点,从而回应“完美的图画”。你是从内容上说的。
你来说。它们都有中心句,但位置不一样。第三段是第二句,第一句话是作为支撑句出现的,而第五段则开宗明义点出中心句,接下来的内容围绕着中心句展开。中心句是作者的观点,就是议论,与说明相呼应,更有深度。你的发现很独到。
你来说说。都用了说明方法,但各有侧重。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作比较,第五段主要使用了举例子,从不同角度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说到说明方法,我们不妨在全文中来寻找一下。在分享的时候注意说语句,说方法,说运用。我们发现这些说明方法也如文章的美点,错落在不同的语段中。
很好,我们来做一下小结。写文章一定要注意不断地回应中心,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如《苏州园林》的段落也是不讲究对称的,各有各的趣味。
三微观看——严谨典雅的语言美。现在我们比读以下三组句子,说说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第一组是原文用了“据说”和“多”,表推测和估计,不能删;第二组中的“技术”和“艺术”不能互换,艺术的层次更高。体现的是语言的准确性。而这,也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现在我们再来看叶圣陶的简介。是的,叶老是苏州人,对园林情有独钟,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家。所以在字里行间都流露他浓郁的情感,他慢慢地走,慢慢地赏,从容而优雅,自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配点音乐,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课文第四段。我来读总写部分,男生女生来读分写部分,注意跟着文字的内容来读出适当的情感。
我们读出了什么?嗯,读出了不同的美点,读出了苏州园林整体上的图画美,更读出了作者的闲适。是啊,这些其实就是叶老先生典雅的语言美带给我们的颇多收获。语言的典雅美,其实也分布在课文的不同语段,我们可以尝试用这种方式小组内来诵读其他语段。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叶圣陶先生而言,《苏州园林》的文字就是他自己的园林。“务必使阅读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讲究整体结构的统筹布局,讲究段落之间的变化呼应,讲究片段内部的起承转合,讲究遣词造句的准确典雅。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