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会,一位同学借着酒意说起了自已的故事。
他在校时是学霸级的大神,我们都以为他会顺利考上重点大学,生活、事业两得意。不料直到三十好几还博士在读,形只影单连女朋友也没有。
由于报高考志愿时父亲一手包办,他与心中的大学失之交臂。参加工作两年后父母又安排他回校读研究生,前后谈了两位女友都因父母反对而分手。
“我就是个废物!现在,你们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事业也稳稳当当,就我,还在苦逼地读博!”他醉了,双颊酡红。
一位熟知内情的同学悄悄介绍:“他爸妈是设计院的工程师,从小对他就管得很严,说一不二!”
同学的人生路走到如此境地,让人唏嘘。
一直以来,很多父母都会用自已的经验教导孩子成长,但有些加入了太多的控制和操纵,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1) “他们的爱其实是伤害。”王猛说。
王猛是化名,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他曾经是一位“别人家的孩子”,以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攻读博士。
就是这么样一位男孩,在留学归来后拉黑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一断就是6年。
在旁人看来,王猛是优秀的,他的优秀来自于父母的严格管理,而王猛却认为父母管理过于严苛,使得过去的经历无法与自已的认识调和,为此现在的他陷入深深的矛盾。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已的喜好包办事情。”
小学时班里搞活动,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王猛的母亲却不由分说地让孩子穿长裤,王猛提出带上短裤备用也被否决。
从小到大王猛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办的,没有一次让孩子按自已的意愿进行选择。
在小学同学眼里,王猛父母对他的“保护”有些过度:王猛学校到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但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出现在教室的后面,连续几年都是如此。
王猛是大院长大的孩子,一直到高中毕业,他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
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王猛曾激烈抗争想去异地求学,遭到父母的拒绝。
及至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王猛以为自已摆脱了家人的控制,没想到父母联系上在京的大姨,通过她继续对儿子实行无死角的“关照”。
王猛出国读研,父母又拜托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即使接到儿子长达4000余字的长信,表明自已对这位“老朋友”的不适应和不信任,王猛的父母依然不为所动。
在父母长期的“呵护”下,王猛的社交能力从小受到影响,形成了内向、敏感不善交际的性格,他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交流,如何解决矛盾,导致在求职路中上困难重重。
在一次长达6个多小时的心理咨询中,王猛获知了自已情况属于“创伤性应激障碍”,所有的症状都指向这一结果。王猛将报告给父母看,父母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造成这一切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猛断绝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失望而绝决。
直到现在,王猛的母亲还是不解:“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王猛的妈妈认为孩子不在身边,父母的控制便没有落实。她忽视了自己与丈夫穷追猛打式的“遥控”,淡化了幼年的教育方式对儿子深及心灵的伤害。大多数情况下,童年的遭遇会影响人的一生。
也许,王猛父母认为自已对儿子生活、学习的控制是出于爱,出于关心。王猛则认为:“他们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
父母以自已的经验过度操控孩子的生活,从自已的角度去为孩子的未来做出判断,这是对孩子独立个体的不尊重,这种令人窒息的控制不是爱,是伤害。
(2)“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说完这句话,女孩翻身跳楼。
能够进入美国常春藤学校读博士,这样的孩子应该是优秀而努力的。但在有着艺术家身份的母亲的眼里,女儿应该还有更多提升的空间。
这位艺术家母亲是工笔画家,她对待自已的事业极其认真严格,也许因此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永远不满足女儿的表现,永远提出高过一头的要求。
在外人面前妈妈以女儿为傲,毫不吝啬赞美之辞。但面对孩子的努力,面对孩子求得支持、鼓励的渴望,母亲总以打击和贬低来应付。
事情发生前,母亲前往美国看望女儿,交谈不了几句两人就互相指责起来。
“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女儿问。
“你觉得自已做得很好么?”母亲回答。
母亲用一个反问回答了女儿的提问,她也许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争吵,却没想到这是女儿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很多父母以为打击和贬低能激励孩子的斗志,能让孩子奋而向上。多么可笑的想法,先不说心理素质,单是抗压能力,父母和孩子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父母眼里羽量级的压力在孩子的身上是重量级的折磨。就像事件中的女博士,终于承受不了而崩溃。
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眼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信赖来影响孩子。
这种影响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灵上的。
所以,不要过多地左右孩子的判断,更不要用扭曲的教育方式来控制孩子,那位在旁人眼里优秀的女博士,内心也许就住着一个被囚禁的小女孩。
(3)“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朱雨辰妈妈
朱雨辰参加《我家那小子》,火了朱妈妈。
在朱妈妈骄傲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一位对自已儿子事事亲力亲为的母亲。
70岁的年纪跟随儿子一起跑剧组。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为儿子熬制梨汁。一日三餐都盯着儿子吃,无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锅,任何地方都能成为她的厨房。
儿子考上中戏离家求学,朱妈妈亲手铺床,甚至打听室友是否有打呼的习惯以免影响到儿子。甚至想动手烫死儿子宿舍外的爬山虎,理由是怕叶子下面有虫会咬到儿子。
儿子工作后朱妈妈索性搬到一起居住。儿子交的每一位女朋友,她都要亲自“把关”。
儿子发的每一条微博,朱妈妈都用笔详细记在本子上,这些行为让朱雨辰倍感压力。
......
毫无疑问,朱妈妈是从骨子里爱着自已的儿子,她的爱体现在对孩子工作、生活无休止的参与和干涉。
有着这么一位强烈控制欲的妈妈,朱雨辰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无奈,奔四的年纪,事业和感情都不尽如人意。
朱妈妈过度的控制影响了儿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成长,很多观众称朱雨辰为“妈宝男”,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来说,他的表现确实不够独立和成熟。
朱妈妈声称用整个生命对待儿子,她也用强大的控制力来证明这一说法。她把自已的生活经验及价值观强加在儿子身上,塑造让自已满意的成品。她忽视了儿子是独立个体,并不是她的私人产品。
相较之下,非常赞同黄磊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父母是亲人,也是朋友,有他们的人生经验为孩子的将来做出指点未尝不是好事。但如果父母想通过控制来操纵孩子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不是尊重不是爱,是自私,这样的父母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家长。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不代表能控制孩子的未来,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已的控制欲,别让它禁锢孩子的身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