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之所以有魅力,不仅仅在故事本身,更应当在于讲述人与听故事人所产生的链接。
松居直在书中所例举的那个老奶奶的故事——老奶奶自身的生活经历、故乡的记忆、对往事的回忆都成了她作为讲述人的背景意象。因为有经历沉淀的人,讲出来的故事似乎多点说服力和感染力,仿佛更有细节感和体验感,如“每年除夕夜,狐狸无论在哪里,都会伤心的哭泣,那是交不起年租的狐狸在哭泣,据说狐狸的年租就是旧的草编物”,这点我联想到中国关于“年”的传说,我想具有某种不约而同的契合?
“专注地倾听传说故事,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特别是老人在讲到关于蛇的故事,老人的脚踩到蛇尾,还能够和平让步,相互安全的离开,这样温暖情谊的语言让我仿佛置身在童话世界。
“对孩子们来说,听老人讲述过去的传说是非常好的体验,是一种有事实依据的新鲜的体验,同时,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人的魅力”
尽管我不是老人,尽管自己童年缺少听传说故事的体验,当我自己在课堂上动情地分享自己读小学时候的新鲜事,孩子们的眼神是闪亮的,从中,他们感受到了翁老师的真实魅力。
讲了这么多,似乎和本章节“意象和语言”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我转念回想,奶奶的生活经历不就沉淀为了心中的意象,带着意象表达出来的语言,不正是松居直所要表明的那种“意象和语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