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引来万花开 。
读写结合重要方法之一即通过写的方式来读懂课文 ,可以说它是一种既能培养 思维能力,又能训练 写作能力的训练活动 。
余老师的课狼微型教案,总共展示了常规手段 八种教学角度 ——诵读,辩读,说读,析读,写读, 听读 ,练读 。
看到这几种常规手段,惭愧的是我只用过2-3种 。
我通常采用的导课方式是直接导入。
余老师开篇积累和狼有关的成语 ,我通常是把它作为拓展练习 来完成!
余老师的三读是读注释,读故事, 读美段 !
一读注释这个活动在我的课堂上,基本上是被忽略的 ,我觉得孩子们会提前看, 所以在课堂上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 ,后来发现他们根本不会。今天看了余老师的课, 我觉自已做的欠妥当,集体训练,更能 强化理解,夯实基础,使积累更扎实有效 !!
特别是余老师还细心指导了窘,瞑,暇,黠等字的写法,更需要学习!
二读故事 ,读课文前四段 。在 这个板块操作当中,余老师强调,朗读要以声传情 ,要读出声, 要用声音传情达意 ,让学生明白 作者的喜怒哀乐,是可以通过声音传递出来的 。
在读通文意的基础上, 详细讲解有关实词,细致准确的讲解 ,落实在细微处。
让同学们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再读美段,水到渠成 ,在读美段的过程当中,又强化了朗读训练 ,余老师还做到范读,让学生训练有范例模仿,有抓手 ……
又重点以变换节奏 ,加强重音的方式,把当时危急的情景渲染出来, 一个“暴”表现屠夫抓住时机, 反应机敏 ,表现人的人勇敢 !
读“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加强语气“啊”,并确轻声读出,渲染紧张氛围 ,也表现了狼的狡诈 。
这几个朗读的训练,可谓层层递进 ,拨云见日,表现出的人的勇敢和狼的狡诈!课堂的读书声, 不仅让语文课有语文特色,也展示了品析课的特点 !
课文三写也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
读很好的为写做了铺垫 ,在读的基础上 的写,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1)两狼缀行,险象环生
(2)两人并驱,形势危急
(3)…………
(4)两狼被毙, 化险为夷
由读到写的这个过程,也是由动到静的过程 ,而且人人参与,十足的高效课堂 !
特别是学生说到:两狼逼人, 剑拔驽张。
谁又能说,学生是没有读懂课文呢 ?
一堂课不老师讲了多少 ,而在于学生收获了多少 ?
续写文章评点 !
师生围绕小说的结构 情节 展开:
开端——遇狼
发展——惧狼
进一步发展——御狼
高潮 结局——杀狼
通过学生的讨论 ,孩子们进一步明白了:小说的这几个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最后题写解析短文 :
话题 例说狼的小说味儿
形象 ?情节 ?细节 ?
场景 ?悬念 ?伏笔 ?
如果是我到二写,也许就戛然而止了 。佩服余老师的话题设置很高妙 ,全是小说的专用词语 ,确实做到了以体而教。这个的话题的设置,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 ,而且让小说味顿出!
性格鲜明的形象
波澜起伏的情节
生动描绘的细节
故事 特有的场景
空人心悬的悬念
精巧含蓄的伏笔
……
余老师曾经说 :我用我大量的课,显示我提出的关于好课的五个做到 :
集体训练
积累训练
技能训练
当堂训练
动笔训练
余老师充分有效利用课文 ,充分设计学生有效活动 ,让学生真有收获 ,让学生大有收获, 也让读到此文的老师,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