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产品经理视角认识行业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此次主要讨论,一个可能很多产品经理很少关注的行业电商商家服务。这个行业的关注度有多低?大部分人都认为商家服务就是发货和物流。
伴随电商行业的发展,商家群体逐年增长,主流电商平台的商家相加已有一千多万。
因此,服务商家也是一个充满前景和庞大的市场。特别是,由于这个行业的特征,还异常适合小微创业,相信很多产品经理都会对这个行业非常感兴趣。
对于电商商家服务,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陌生,认知还停留在物流这类行业服务。
如果是产品经理关注电商行业,大部分注意力都会集中在电商平台本身和用户上。即使是去了解电商商家的需求,可能也会集中在 ERP 这类大型软件上。
本文要讨论的是电商商家服务,指的更多的是为电商平台的商家提供的互联网软件服务。当然,也会适当延伸到传统商家服务。
电商商家服务,是笔者过去三年一直在关注和业余研究的行业,也做了两三款小产品。虽然没有大的成功,但是其中有一两款产品也是细分领域的翘楚。
因此,笔者这些经验也值得和大家分享,这些经验和知识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这个行业。
了解为什么这个行业虽然非常繁荣,但又并不热闹。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基础认识,指明一个调研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商家群体非常庞大,增长趋势依然比较客观。相对应的,商家服务的市场就非常庞大,而且电商商家服务市场非常繁荣,行业处在红海和蓝海。
笔者讨论的电商商家服务可不仅仅是 ERP 这类行业软件,也不止那些小工具。笼统的商家服务行业,是包含很多很多细分领域,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是五花八门。
可以以一句话来总结电商商家服务行业:电商商家服务就是,为电商商家提供线上线下的运营和业务解决方案。除了传统的各类软件,AI客服和外包海报设计之类,已经在做的互联网众包模式,也是本文讨论的要点。
由于,本文都是面向产品经理,就暂不讨论物流等的重线下的服务,也不讨论二类电商和营销渠道。因为这两个细分行业,主要都是做导流,都会有自己的独立产品。
所以,单独作为一个行业讨论更加适合。同时,涉及到这个行业比较灰色的部分,也不讨论。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去自行了解。
一、角色
首先,还是遵循产品经理的一般方法,分析这个行业的角色,电商商家服务行业的角色主要角色分类有平台、商家、服务商和后端支持。
平台,就是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亚马逊等;
商家,通指在这些平台上开店的公司或者个人, 商家这个角色构成比较复杂。商家这个角色下,可以划分出运营、美工、发货员、客服、老板等角色;
服务商,当然就是指为商家提供服务的角色,这是个角色就是本文所占的视角的角色。
后端支持指的是为商家提供线下业务支持的公司或者个人,比如,最常见的物流、供应商等,本质上后台支持也属于服务商。
但是,本文限定是互联网商家服务,所以就将这类线下服务单独拆出来。
在行业中,三种角色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有赞和微盟这类Sass软件公司,相对服务商是平台,但对于商家来说也是服务商。因为对于商家来说,有赞的这种模式提供的就是软件服务。
在电商的代运营的业务场景中,商家和服务商角色是重合的,服务商就是电商店铺的运营者。
二、业务模式
要了解电商商家服务的业务模式,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业务形态,二是付费模式。
商家服务的业务形态主要有三类,这里的业务形态指的是服务商,如何开展业务,如何搭建与商家和平台的联系,去构建产品商业模式。
- 第一类是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市场
这种形式通常是提供 Sass 软件,然后发布在电商到电商平台服务市场中。这种模式,平台会提供流量、数据和业务支持,平台和服务商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这类业务形态,平台越大对于服务商的门槛越高。淘宝服务市场当前是邀请注册制,其它电商平台依然必要容易申请注册。
-
第二类是独立产品
这类产品,通常不依赖于平台,通常以工具软件为主。这类产品,有些产品也会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去获取平台的内容,比如爬虫。 -
第三类依赖于电商的培训机构
在电商行业中,运营培训机构都有大量的商家资源。他们也会作为服务商开发自己的产品,或者代理其它服务商的产品。所以,这一类可能也会涵盖第一类和第二类。
商家服务的付费模式常见的有三种:订阅制、买断制和免费。
订阅制一般是月度、季度和年度收费,也会适当根据用量收费;
买断制一般是销售终身授权和定制开发;
Sass性质的产品,很少采用这种收费模式,主要还是工具类型的软件多一些。商家服务的免费软件比较少,免费软件功能也都比较有限。
最常见的模式是,很多服务商会放出个基础版本作为免费版,通过免费版,来吸引商家流量。最终,通过付费来升级功能。
三、诉求
既然要探讨电商商家服务行业,那么首先就该从电商平台出发,了解平台对于商家服务的态度和服务市场兴起的原因。
发展到今天,电商行业非常蓬勃。虽然,无论是国内电商还是海外电商,都已经巨头割据。
但是,新的电商平台依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每过一段时间,总会被各位能人,开发出各类新颖的模式,比如,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等。
国内电商平台,主流的有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传统电商平台。也有拼多多这类社交电商新贵,小红书这类种草电商,抖音小店这类直播电商,每日优鲜这类社区电商。
基于的微信的分销和微商,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电商模式。这中模式的电商平台,通常是基于有赞或者微盟等第三方平台搭建的,也有小部分是自研平台。
在国内关注电商,还要关注一些细分领域和社区,比如,像闲鱼这样的二手电商。
这类二手平台的电商业务,本身平台不具备约束性。所以,其电商业务也不仅仅是二手那么简单,闲鱼也被商家开发出了很多新品电商玩法。
国内电商平台,可以总结出一句话:有流量的地方,就可以有应该有电商。
海外电商平台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将海外的货卖往国内,这类我们都称之为海淘平台,业务模式也有自建保税仓库、代购等多种模式。这类电商并不一定都开在国外,但是,只要涉及海外业务,从商家服务角度,我们就算作海外平台。
第二类是将中国的货卖往海外,这里涉及的平台,对于产品经理主要关注亚马逊、ebey、shoppe、Shopify 和速卖通。
这些海外平台在开展电商业务的时候,都要限定在具体的站点。往往不同的站点,商家经营方法就差异比较大,不同的站点的市场份额也不同。
Shopify 和国内的有赞类似,属于搭建电商服务的平台。商家需要自己搞定流量和销售等,Shopify 只提供系统服务。
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件商品从商家到买家的手中,会经历很多个环节,涉及很多个参与角色,可以说电商是互联网最复杂的业务系统之一。
如此复杂的系统,作为平台不可能事事兼顾。特别是商家群体也如此多样化,买家和卖家的长尾效应都非常显著。所以平台就需要与许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对于商家的服务保障。
因此,如果需要这个生态系统能够高效健康运转,就少不了服务商作为补充平台的补充。
对于商家,平台都希望其能比较高效的完成对买家的服务。因此,平台就希望与服务商一起为商家,提供各种经营管理的软件。大到ERP等传统软件,小到商品图片的批量处理。
由于很多商家并不是高频的互联网用户,所以,对于使用较为复杂的商家后台,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平台也希望三方的合作方,能够代为进行商家培训。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平台同时希望服务商能为平台和商家,提供一些营销工具和方案,进行引流和带货。
对于平台,商家服务三方服务抽成,是收入来源之一。虽然,相较于平台的服务费,三方的服务抽成可能少了很多。但是既能补强自身的能力,又能获得收入,何乐而不为?
所以,主流的电商平台不仅仅会推出开放平台,更会开设官方服务市场。作为商家和服务商的对接平台,就连抖音的电商平台抖店,在今年抖已经开设了服务市场。
国内主流的服务市场,有阿里的淘宝服务市场、1688服务市场和速卖通服务市场;京东也有自己的京麦服务商场;拼多多也有拼多多商家服务市场;苏宁易购的商家服务市场;就连作为技术平台服务的有赞也有商家服务市场。
一般这类服务市场,都是订阅制。平台都是按单价进行抽成,通常比例在20%。淘宝作为最大的国内电商平台,拥有最大的服务市场,但是很早之前淘宝服务市场就暂停新服务商的入驻。
在服务市场之外,还有许多三方机构在为商家提供服务。这类服务更加五花八门,比如,稿定设计这个产品也在服务市场之外,同时为商家提供商品图片设计、商品图片处理等服务。
海外电商平台一般,都没有服务市场,所以三方服务都是场外的。当然电商行业有很多灰色业务的,这类业务本身也受平台限制,所以都在场外进行。
电商平台都会提供开放平台和服务市场,虽然两者都会提供一些接口和数据,但是业务差异很大。
开放平台一般是提供一些公开数据和权限较低的接口。所以,开放平台比较适合商家自建应用,服务市场是专门面向服务商的,开放的数据和能力都会强大很多。
商家授权店铺权限到服务商后,服务商几乎可以完成店铺的任何操作,包括改商品价格和发货等。
因为平台和服务商的合作关系,电商平台也会向服务商开放一些独特能力的接口。对于入驻的服务市场的服务商,平台也会提供一定的流量支持。
四、商家诉求
要了解电商商家的诉求,首先应该了解的是商家这个群体。我们经常所说的B2C中的B,在这里就是我们的电商商家。
从经营性质上,我将商家分为四大类:品牌型商家、经营型商家、玩法商家、奇怪的商家。
品牌型商家主要以经营知名的自有品牌为主。这类商家主要以品牌旗舰店的形式经营,注重品牌的运营和平台活动的运营。
因为品牌效应,这些商家都不缺流量,平台扶持也比较多,品牌型商家往往更加关注竞品品牌的动作。
经营性质的商家主要包括代理品牌和经营小众品牌为主。这类商家更加注重运营方法,依赖的是优惠、价格、活动等运营手段。经营性质的商家,通常都会同时经营很多个店铺。他们是电商平台的中坚力量。
任何电商平台的规则都不是非常的完美,都会在各类角色的权益间,折中取舍。因此,各个平台上都诞生了一群纯玩规则性的商家,这类商家精于研究平台的各种规则,从中寻找获利空间。
比如:淘宝上的追长尾流量的搬家流商家,还有在数码产品领域比较流行的闲鱼流玩法。闲鱼流玩法指的是利用数码产品厂商的饥饿营销,去抢购首发产品,然后到闲鱼加价卖二手。
总之,这类商家玩法层出不穷,很多都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最后这类是许多商家的合集,我统称为奇怪的商家。比如,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手工店商家,那些卖各类数字卡密的商家,那些搞租借服务的商家等等。
这些商家千奇百怪包罗万象,正是电商平台和买家需求多样的体现。
了解了商家的经营模式,那么我们再从具体的商家入手,了解一个电商经营需要那些角色。总结起来,最常见的是老板、运营、客服销售、设计和库管发货。
但这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店也是一人身兼数职。
老板是指代商家的负责人和所有者统称。老板通常关注的电商的运营情况,他们通常最顶层的策略规划者。
除了少部分自建平台的商家,大部分商家都会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所以,电商商家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电商运营。电商运营是要对店铺和产品在平台的销售、推广和发货售后负责,设计运营策略的工作人员。
总结起来的话,这个岗位工作内容还蛮复杂,从选品到发货和售后,都要管。对于大部分电商运营,日常工作最少不了的是研究平台的各类规则和活动方案。
甚至于,为商品取一个名字和商品的上架时间,都要考究平台规则。因为抓住平台规则,才能获取更多一些的流量。电商运营是电商商品交易业务中,各个商家角色间的协调和组织者。
在分析电商商家时,可以将客服和销售重合在一起。因为,在电商的运营过程,很多时候客服也会负责销售相关的工作,即便是售后客服也不例外。
这和商家的规模也有关系,规模越大的商家客服和销售的职能划分越清晰。反之,商家规模越小,两者间的边界越模糊。
客服是电商行业的劳动密集性岗位,电商的买家服务,既要服务效率,又要保证服务质量。
但是,很多买家的咨询内容又是比较相近的。销售在电商行业中存在感不强,因为并不需要像线下销售那样,需要经常走访买家,也并不需要制定营销方案,那是运营的工作,它更像是文字版的电话销售。
设计这个角色,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工。他们主要负责商品图片、详情页和活动海报物料的设计。他们需要与运营密切配合,设计出最能提升能提升转化率的商品图。
对于电商,图是商家最能提升转化的非付费手段。设计在日常工作中,工作量与商家商品的SKU有直接关系。设计最辛劳的是各类节日与活动,因为他们需要为所以商品,都设计或者修改出,更贴合节日活动氛围的商品图。
库管发货也是可以划分多个角色,比如库存管理员、发货员等。库管发货主要工作是商品进出库和订单的发货。库管发货的痛点是效率。
所以,库管发货在进行工作时,都需要使用各类ERP软件。
对于不同经营模式的商家,库管发货角色的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比如,京东自营的商家,库管发货主要的工作内容时京东的入仓。很多售卖数字产品的商家,压根就没有库存的说法,发货也能通过软件自动完成。
通过了解电商商家的各个角色,就大概清楚了商家每个角色的诉求。对于商家本身来说,他们的诉求是唯一的,永远都是订单量。
有了订单量,才有更多可能性的基础,比如盈利。这是电商行业的特点,只有更大的单量,才能换来平台更多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刷单在电商行业如此平常。
- 服务分类
上面给大家简述了平台和商家的诉求,大家可能还会迷惑,到底电商商家服务是做什么软件产品的?
好像除了ERP这类大型软件,也没了解到什么具体互联网产品方向。商家服务行业的需求目的都是服务商家,也就是只要商家有的诉求,都是可以需要考虑的产品方向。
如果要了解这个行业到底要做什么产品,可以从现有的服务的类型出发,这些类型会指明电商商家服务的互联网产品方向。
电商商家的服务分类,可以划分为3个大类,11个小类。每个小类之下,又有很多细分的方向,盘根错节。
由于电商商家的多样性,需求的多样性,服务产品的方向也非常多。有些方向非常非常的小众,可能只有独特采用这种经营玩法的商家,才会有该需求。
下面就从业务产品、工具产品和服务产品三个大类一层层往下梳理。
1)业务产品
业务产品中,商家最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的软件产品。ERP、CRM和财务软件,这三类都是属于传统软件的范畴,相对来说业务形态和市场形态都相对比较成熟了。
前几年微商的兴起,ERP软件开辟出了代发货的业务。
在拼多多兴起后,带火了社交电商。CRM也随之细分出了中国特色的 SCRM,虽然 SCRM 指的是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但是在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微信打通CRM。
在今年年初,企业微信开放了与微信互加好友的API,SCRM在销售领域的价值又提升了一个等级。财务近几年,真是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小一些商家会导出商家后台的订单报表来进行财务计算。
2)工具产品
电商商家服务行业的工具产品,是类型最丰富的,从 Sass 到 PC 软件,甚至脚本工具应有尽有。
参考主流的商家服务市场的工具产品类型划分,主要有数据分析、运营工具、管理工具。在服务市场之外,还有定制工具和针对规则的工具。
数据分析产品主要为商家提供自家的商品及店铺数据、竞品数据和行业数据,数据分析产品的数据分为平台提供的和外部数据。
如果是入驻服务市场,平台会为服务商,提供商家后台没有的店铺数据API和类目API,电商平台的开放平台也会提供一些店铺数据API。
但是平台提供数据做产品,同时也会面对平台的竞争。电商平台通常也会出官方的数据分析产品,比如京东服务市场的商智。
如果是做外部数据,通常是通过爬虫去爬各大电商平台的商品数据,来做数据分析。这类数据,如果能和商家的运营方法结合,价值非常大。
比如,在京东还没推行千人千面前,商品在关键词下面的排名,这个数据就非常有价值。因为,商家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指导刷单和评估平台导流效果,这个数据就是通过爬虫实现的。
运营工具也比较多样,类型比较杂乱,主要是辅助商家日常运营的工具。
比如:打单发货、活动提报、违禁词检测、重复铺货检查、自动回评等,这类工具虽然功能很小,但是都是刚性需求,价值很高,比如违禁词检查。
如果,商家的商品标题和图片上出现违禁词,轻则商品下架,重则被平台罚款。最可怕的,电商平台上还有一类人,专门抓商家的疏忽,来进行勒索敲诈。
如何低成本检查图片上的文字问题,仍然是很多商家的痛点。
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店铺的商品,最常用的有商品搬家、批量操作、主图水印和店铺装修。商品搬家一是满足铺货玩法的商家的需求,再是满足商家跨平台迁移商品的需求。
电商平台的商品,上传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录入的字段和图非常多。所以,商家都希望用工具来辅助完成。
定制工具主要服务于商家的特殊经营玩法和需求,比如,有的大型商家需要对接自己的ERP系统。定制工具一般单价都比较高,店铺比较多的经营型商家,都会有定制工具的需求。
针对规则的工具,主要是针对平台规则研发的工具。这类工具,如果太强大,可能会被平台视作违规。所以,一般生命周期也不会太长久。但是如果能赶上首发,必定会被商家买爆。
这也是商家和平台斗智斗勇的侧面反映,只要是做工具产品的服务商,都会长期关注平台规则,为平台规则定制工具。一个足够满足商家痛点的定制工具,足以改变工具产品的竞争形势。
两年前,京东为了各类商品橱窗的展示效果,强制要求所有商品必须上传商品透明图。但是,大量的商家,店铺很多或者店铺内商品sku很多。一两周内所有商品上线透明图,根本不可能。
有嗅觉敏感的服务商,在公告发布的第一时间,就跟进研发了自动扣透明图工具。虽然,自动扣图工具只能抠出简单图片的商品图。但是,商家们更本不在乎,因为他们从来就不考虑上京东的商品橱窗,他们仅仅需要能上传商品就是了。
当天在服务市场,该服务商的工具产品就被订购2W多份。现在,该商家依然是京东服务市场的头部商家。
3)服务产品
为商家提供服务产品,除开后段的物流服务,主要有三个方向:代运营、客服和美工。
在电商平台上,很多商家开设店铺后,并不会自己运营。因为他可能是拥有相关的商品,但是并不会电商运营。而且,很多商家本身也在偏远地区,不便于组建运营团队。
所以,就诞生了代运营的服务。但是,很多商家并不会把代运营当作长远计划,只是作为短期过渡方案。
在电商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售前和售后客服是非常重要的,售前关系着订单转化,售后关系着维权投诉和回购。电商平台的客户咨询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标准化。
几乎每个问题和回答口径,都是可以复用的。相同类目的电商客户,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体系量产,所以,电商行业也就出现了云客户。
云客户主要包括互联网的AI客服和众包客户,互联网的AI客服现在确实已经比较强大了,但仍然不能解决所有客服问题,覆盖所有客服场景,众包客户是对于商家主要吸引力是便宜。
同时,政府也在推动众包客服,因为能让很多偏远地区人在线工作。
客户服务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平台进步,因为平台会慢慢为用户解决更多的困惑。从产品上,为商家提供更好客服工具,减轻商家的客服压力。
电商平台的许多商家,都没有雇佣专业的美工。因为在电商运营过程中,美工的岗位开支是比较高的,不是说单个美工的工资高,而是美工的经济性。
很多商家,并不会参与很多活动。所以,美工的工作主要是在商品的主图和详情图上。商品详情图和主图,一般只会在首次上线商品时更新。平台开放活动时,气氛营造可以使用工具软件来自动打水印实现。
所以,图片素材相关的工作大多数时候都是间歇性,需求时间短量大。因此,很多商家都倾向于将美工外包出去。嗅觉敏感的服务商,也瞧准这个市场需求,开发出海报智能设计产品,比如稿定设计。
- 入局和机会
在电商商家服务市场,主流的商业模式,还是入驻电商的服务平台。但是,也有很多的五花八门的其它模式,也有互联网常见的外包模式。
做外包模式的服务商,优势是门槛低,缺点是业务不稳定。甚至有的服务商自己就在做平台,比如,众包服务平台、针对服务商的API平台等。
很多服务商,为了摆脱平台的控制,并不会入驻服务平台。这类服务商,一般做的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不符合平台的规则的需求的产品。
通过电商培训来打开市场,是一种非常常见及有效的市场模式,很多电商商家和运营,入门的开端就是电商培训。所以,很多电商培训机构本身就是服务商,很多服务商和培训机构也会进行深度的合作。
培训机构可以将服务商的产品融入到培训课程当中,即使服务商完全和培训机构没有合作,也需要通过各类电商技巧教程来拓展市场渠道。服务商和培训机构合作,一般是采用代理抽成模式。
电商商家和运营这个人群就是这样,他们总是乐于学习各类新的方法和技巧。
商家群体中,也会存在明星效应。如果商家经营好,很多商家也会聚拢在他的周围,以学习经验;如果服务商能够为知名商家提供产品,会增加其它商家的信任感。
以以前一个客户的话来说:「别人怎么做的好,是不是这个工具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是别人做的好,买个这个工具,我是一定要买的」。再则,商家间的推荐也是服务产品推广的重要一环。
几乎所有的服务市场,竞争格局都是比较固定的。往往一个服务商在一个服务市场,推出成功的产品后,都会将产品投放到其它服务市场中。
因为,每个电商平台中商家的需求往往有很多共通之处。正因为平台不同,商家也会有差异化的需求。所以,尽管可以在不同服务市场中找到相同的服务产品,但头部服务商却不尽相同。
如果是刚进入电商服务行业的服务商,建议还是从一些新兴平台入手,比如抖音的抖店。在新兴的平台,平台迭代很快,经营规则变化很快。商家才会有更多样的需求,服务商才有更多的机会。
电商商家服务的核心需求,都集中在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和营收。 大部分工具产品,都是在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自然提升运营效率也会提升营收。
有小部分数据分析类的工具产品,是为商家提升营收的。这些产品,都是从提升商品的点击、提升商品的转化两个方向帮助商家提升营收。做导流和营销类目的服务产品,就是全部是为商家提供营收的。
无论工具还是服务,最后商家考察的都是对应的投入产出比。
现在很多产品的方向,都在思考如何以计算机代替商家运营的工作。商家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功能中,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当商家要对全店商品降价时,需要批量操作价格。
虽然,商家后台会提供批量改价格的功能,但是,商家改价格的需求非常多样。比如,所有商品打八折再加10元钱,有些商家后台只能批量加批量减批量设置。
这些小工具虽然小但是足够的刚需,在这些小工具上,AI也能发挥重要作用,AI客服、AI设计图、AI取标题断文案都是帮助商家运营的重要方向。
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开展业务。规则和模式,都是平台建立的。电商上除了调控价格和活动运营,能主动控制的内容并不多。而在其中,产品的包装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产品包装的指得是商品图、文案等消费者直观看到商品内容,很多时候,商家会面临与竞争对手,产品同款价格相同(品牌会控价),一切硬性条件都相同。
商家在竞争的就是运营方法和产品包装,产品包装影响的是产品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几乎所有工具类产品,都有产品包装上的功能,服务商可以通过软件或者思维帮助商家确定最优的产品包装方案。
比如,某些产品将产品经理的方法A/B测试,引入到商品头图的设计和选择中。
电商商家间的竞争,就是流量和价格的竞争。流量是电商商家所有的基础,无论是平台流量还是其它渠道的流量。有了流量,才有一切运营的基础。
所以,研究平台的流量分发机制,也是商家和服务商的必修课。主流的电商平台,都已经搭建了千人千面系统,会进行个性化推荐。但不代表一个白板产品(没有数据)就能获得足量的推荐,系统推荐的永远是商品市场表现好的。
在各大电商平台,商品几乎都不是一家独占的。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是最主要的竞争因子。消费者永远都是那么现实,别提服务价值,那只能在某些类目,这些类目的一个特点是单价高。
做电商要把思路放开,哪儿有流量那就有电商,只要是有流量,都可以转化到电商。任何媒体的内容,都可以引出观看者的需求。除了今年非常火的直播电商外,很多商家也在B站和知乎做电商。
在内容平台做电商,现在主流的还是二类电商,为商家导流量带货。如果未来,这些平台的电商数据表现足够亮眼的话,肯定也会开设自有平台。抖音的抖店,就是这个打法。
要进入电商商家服务行业,有一个必要条件——即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很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也就是产品经理要不是实操过电商运营,要不就是经营过电商店铺。
而且,最好是经营和运营过多个电商平台。这样的产品经理,才能更细腻的把控商家需求,深入了解用户(商家),是需要接地气才行的。
产品经理日常还需要保持,观察研读店铺政策与平台规则——这也是能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五、思考
电商这个行业本身就比较庞杂,有很多业务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这些业务要不是平台不允许,要不是就偏灰色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刷单,刷单就是为商品做假交易数据。
刷单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已经经历很多代的方法发展。虽然,电商平台一直在打击刷单,但是商家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刷单带来的数据,最终都会增加商品的流量。
这些能游离在平台规则之外的业务,都是商家的痛点。
电商平台的服务商也会面临头部和长尾间的抉择,头部商家需求明确,付费能力强。长尾商家体量巨大,需求多样,通常最能接受Sass模式的产品。
服务商在头部和长尾间抉择时,主要不是看市场,市场是固化的;而应该观察自身,适合服务于头部商家,还是长尾商家。
在决定做什么定位或者满足什么需求的产品前,一定要与商家建立尽可能多和稳固的联系。
未来电商应该会是这个世界物品交易的主流方式,或者说,已经是除大宗商品外最主要的方式。未来,电商行业肯定会填平与线下商业最大的差异——时效性。
规模化和标准化,是电商能够成功的本质。说回到商家,未来商家群体的门槛会近一步降低。有商品资源的人,应该都能成为商家。只是不同商品类型,在不同电商平台。
如果,你有二手商品,那么你可以成为转转这类二手交易平台的商家。人人即消费者,人人即商家,电商商家越多,电商服务市场越繁荣,服务商的机遇也越多。
本文开头就阐明,电商商家服务行业非常适合职业外创收或者微小创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6个特点:
商家长尾效应显著,需求多样;
市场变数大,机会多;
商业模式清晰,也就那几种;
具有完善的服务平台,市场运营逻辑更简单;
效果为王。比的就是产品功能;
投入小。只要不是做传统软件,特别是工具类,投入并不高。
正因为这6个特点,电商商家服务市场竞争非常激励。虽然,大家都自己的市场和份额。但是,很难做到头部。即使做到头部,市场变动大,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最后,电商商家服务行业很多样,本文并不能概括这个行业的全貌,更别说细节。所以,本文只是作为了解这个行业的引导。
本文中行业未来和机会的探讨,都是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些思考是没经过严格论证,更多是对行业的观察,是对经验的解读。
还是那句话,内容可以作为思考和探索方向,更多的信息,还是要产品经理自身去经历和挖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