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3433/c7ae8b9c5c2d59f7.jpg)
门上钥匙找不着之后
有人敲门,出去一看,原来是小宝他爷。去送小宝上学回来,一摸衣兜,没有见了钥匙。
他的钥匙很简单,就是木门上和防盗门上的两把钥匙,穿在钥匙环上,平时就是那么随便的装在兜里。我多次建议他,钥匙上穿个绳索绑在裤腰上,他不采纳,就是坚持那样孤零零地装在衣兜里。回来以后,他就寻找钥匙,未果。
我问及他在送小宝上学的路上,从衣兜里往出拿出纸张什么没有?我是说他是否给小宝捏擦鼻涕或者掏过纸巾没有?他说没有。那就不可能丢在路上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让他去再返回去找找,他坚持说,没有动过衣兜,不会丢在路上的。于是,我借着扔垃圾出门,再到送小宝上学的路上来回找了一遍,学校就在小区对面,很近的,出大门过个马路就到了。没有找见。
回家来以后,我断定钥匙肯定在家里。因为昨天晚上,他陪小宝在院子玩时,我看时间晚了,去叫爷俩回的家,开的门。他根本没有用钥匙。于是我们几个人,都一有空闲,就在家里找钥匙。仡仡佬佬几乎都找了一遍,没找到,只是床下边没找,最后我断定钥匙掉在床下了。用笤帚摸索着扫扫,还是没有扫出来,需要挪床的。小宝爷固执地说,我都扫床下了几遍了,根本不可能在床下面。床下边是最大的可能存在钥匙的地方,他说不在那里,我说一定在那里。我们意见相左之后,他说,还是到门口配钥匙的地方配一把钥匙,我坚持己见,认为先挪床之后,再决定是否配不配钥匙。他虽不乐意,还是暂时忍着没有去配钥匙。
当要挪床时,他又找了个借口说:“还是别急着挪,不挪,还有希望在,一挪,真相大白,真没找见时,连希望都没有了。”后来还是借打扫卫生的说词,挪开了床,钥匙醒目地出现在面前了。我有点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判断是不是正确?”“你正确。”很不情愿似地拉长了腔,阴阳怪气地肯定了我的坚持。
正确的建议,判断,并不是一定能够得到落实,钥匙“事件”,就说明了这点。尽管你是对的,可还是要受到各人不同思维方法认知特点的掣肘,家人对简单的琐事处理时,都是这般困难,那大是大非的裁断呢?
做成一件事真不容易。方方面面都在约束执行。怎样建立一个什么机制?什么系统,才可以顺利达成共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