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困境
1. 问题
李笑来老师形象的描述了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一副场景。指出问题的出现无非三种情况:
a.没有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b.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c.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
2. 慌乱
“勤奋而又懒惰”现象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对时间压力的感受,即时间恐惧症。一方面,“没有时间了”或“时间不够了”的恐惧,使他们废寝忘食般的勤奋。然而另一方面,同样的感受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名其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3. 解决
“没有时间了”的尴尬,就好比一把需要打开的锁。想要摆脱这种尴尬,死盯着这把锁也是没用的。
本书主旨: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它隶属于你才对,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
2. 何谓心智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他一切过往获得的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也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他一切过往获得的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也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所应当拥有的智商正常生活—当然有好有坏。然而当一个人的心智开启之后,他将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尽管依然有好有坏。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一切都可能与从前不一样,因为他要用他开启过的心智去理解、去判断。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它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最终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经过积累而形成的。最终,注定产生天壤之别。既然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当然最终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最终都需要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所以说,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学习而像病毒繁衍一般疯狂发展,而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辅相成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
3. 我的案例
这两个经历能够说明的道理却是非常惊人的:人们可能会出于一模一样的理由却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于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上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这个问题。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去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外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而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更可能的是,甲很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从来都不曾问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那项技能的用处,享受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们心智的一部分,下一次遇到新的学习机会之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再次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另一方面,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那东西究竟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从未拥有过那项技能,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那个不也没什么么?”也许有一天,他会遇到一点尴尬,这样的时候,他可能会慨叹一下,“当初不懂事,要是好好学就好了……”然而,这对于他来说,仅限于慨叹而已。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另外一个理由:“现在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根深蒂固,最终,当他面临同样的机会之时,他会仅凭直觉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就会发现像乙一样的人更多,要比像甲一样的人多得多。关键在于,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的理由竟然是一模一样的!人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正确决定的几率。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逻辑都无能为力。而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相反,比比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常被孩子驳得哑口无言就是这类情况—并不是小孩子不讲逻辑,也不是小孩子就对了,可他就是无法理解父母所要传递的经验或者道理。他们不相信的理由和父母相信的理由很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明天”,可两派人偏偏就对立了起来,甚至各自都为了其实一模一样的理想“抛头颅撒热血”,甚至维持牺牲几代人的福祉。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从基本的层面上来看,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尽管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个欲望都能被满足,但是我们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是个确定的事实。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欲望,只不过或者程度不同,或者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而已。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