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记一(66)

悟记一(66)

作者: 张唤尘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4:56 被阅读0次

LZ-Z43,Z44,Z45,Z46,Z47,人生哲学的老调重弹,背后人的观念价值是,命最重要,意义不重要,它有的只是物质。

LZ-Z48,为道,为学的区别不应该是知识,应该指的是欲望,欲望越来越少。后半句应该指将社会的发生之事所进行理论的概括,从而天下无事,这一点确实跟理论建构并不相同。

LZ-Z49,可见圣人本质无为,但心系天下,这与其说是儒家的反例倒不如说是儒家心态的一种表述。

ZQ-125,关于科技和艺术,圣西门和我的观点一致。

ZQ-127,我的观点在于圣西门和中世纪基督教的中和,既要内在约束节制,还要外在的全方位个人实现。可这样不也是真的一个人的实现?

ZQ-127,各尽所能,作为一个模糊的自由观念,具有很朴素的观念来吸引着农民阶层,这远比一个更加具有空洞概念的自由更加有吸引力,但是什么是各尽所能,个人尽到什么程度,针对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观还是职业观,它如何知道人的能力的,人的创造力如何保证?看起来把它当做一种不是很过度劳累的农民务农观念更加合适,农民体会到的是,不用那么辛苦的劳动。忽略的是人的创造性。

各取所需,人的需求是什么,多少种类型,这是一个相对的满足还是绝对的满足?同样的是作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它适合的还是人们朴素的欲望观,让人们幻想的是满足基本的物质,可它忽略的是人的欲望永远是相对的,它产生于对比,有对比就有欲望。

另外这两个概念忽略的是,人的价值观,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政策的口号,一个政治的理念,但本质上脱离的是人价值观,脱离的是人的背景。当这样的观念作为自由在政治哲学以至于政治科学中的体现是,本质上就像个舶来品,跟这个文化中的原有的自由或者说人生观产生一定的亲和性或者排斥性

作为对于物质的一个简单的欲望,想必只要是针对人到哪儿都适合,这是跟人的欲望的亲和性。但将它单做政策的理念势必会引起文化观中的排斥,比如说它的执行通过约束人的职业和人身迁徙时便跟农民朴素的懒散所绝对的矛盾。

ZQ-128,圣西门有急迫的弥赛亚情结,急迫着将自己当做了此世的上帝要进行社会改造,实在是卢梭的政权执行者。我的观念更像是通过人的本质,通过人的安全感的同时,估计到了历史中的连续性,注意到了每一代每一个人都有意义,所以需要的是将民主进行牵制。实际上美国现在的民主估计依旧可以让圣西门满意。

*,义气,是一种情绪的冲动外加上一种物质价值上的保证,这也是一种最朴素的自我实现,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他人之中。但很明显足够的传统。

LZ-Z51,既然,道是本质的原理,物是人的塑造,德是连接道与物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有?势作为权力的体现,也就是说老子支持统治者的权力,他需要一种权力的掌握感,希望它在自我的限度之内,但并不是主动地去运用。

LZ-Z52,很难说,老子是支持当官之人耍滑头,这样的行为背后虽然有的是和老子一样的智慧,但两者背后的价值观却截然不同,前者是追逐欲望,甚至是满足自己的私利,而后者才是通过天下实现自我。

LZ-Z53,农名思维的本质,侧重的是底层的农民。可见注重物质的基本满足并不属于老子所说的去除的欲望,去除的智慧之中,只有那些在乎外表装饰,过度追求贪欲,想着挣钱的人才是脱离真正的道。这也可以看出,老子本质注重的也是物质和精神,也就是人的基本需求,和真正的自我实现精神需求,但却不赞成将精神浪费在让精神满足物质之中,前者对应的是农民,后者对应的掌权者。也就是说在老子的价值观中,人就是要在此世中实现自己,除了能够为大众带来更多物质利益的掌权者的自我实现在外,大众的自我实现就是存活在身上,这是很明显的双重标准。这也可以看出,老子有的也只是朴素的人生实现,他不明白的是农民大众的欲望之所以简单并不是真的简单,而是他们无法选择,只能如此,可随着物质的丰盛,只靠几句空话办不成,有的还是要人获得知识,而知识带来的便是物质以及消费,可惜的是人在这样的欲望中,延续的依旧是老子的思维,并没有任何的节制,结果就是欲望的放纵。

ZL-Z54,可见,老子支持传统的家族制度,可他如果不是有一个观念-让人休养生息安静生活-,那这样的观念势必跟老死不相往来相互冲突。后半段老子的修身,修家,修国,修天下,可见表明他支持儒家所支持的道德以至于政治体制建构。

ZL-Z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本身是一种非黑即白的逻辑,背后有的是人没有一个度的把握,更多的是随意凭借着自己的感情去判断。恐怕也正是这样模糊又朴素的价值观可以满足着农民的最简单不过的对于精神和尊严的需求,毕竟什么是知说不清,而什么是言,也足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触的标榜自己良好,和数落他人。

YG-114,阶级的坚固分配,也只是特权和权力的表露,虽然它隐藏在权利背后。

LZ-Z57,与其说无事,无为,是真的不做事,倒不如说是少做事,正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可见这一切还是围绕在农民朴素的欲望之中,忌讳与其说不要有,倒不如说掌权者还是要有至少是忌讳不能让自己太作,但是针对农民势必是任由着他们的散漫,任由着他们的小欲望,将物质生活维持在一个最低的限度,而不要搞什么排场,将物质过度的浪费,可这样的做法更像是从农民,从特定的物质生产之中降低人的期望,降低人的约束,但实际上当人没有约束,没有了节制,有一天当他们也做官,也要面对着物质的诱惑时,他们又如何不去贪婪?不管是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其实最后有的也只是自朴,是用农民最简单最基础的生活。可这样的自朴并不是真的没有欲望,只是让所见所感停留在没有感触欲望而已,这样的无欲也是最简单不过的欺骗自己安慰自己的手段,并不是真的无欲。应该说这样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一大死敌,自朴的背后是不加节制,在物质的生产力提升之后,是无数欲望的无情无尽的滋生。可见无论是老子,还是马克思的理想国背后,有的是没有意识到人的主动性隐藏着的是对于欲望的追逐,而这也正是对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破坏,让理想国沦为一个空话。

相关文章

  • 悟记一(66)

    LZ-Z43,Z44,Z45,Z46,Z47,人生哲学的老调重弹,背后人的观念价值是,命最重要,意义不重要,它有的...

  • 画.悟(66)

    恍若新生的婴儿, 对世界充满好奇! ...

  • 禅语悟话(66)

    【禅语】 世间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之所以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肯去做,人人都能做到;而最困难的事也是“坚持...

  • 美好的回忆定格在这一秒

    所谓日记,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写日记是为了扩大自...

  • 66届悟·国际执行师一阶段,青岛开课圆满结束~~

    66届悟·国际执行师一阶段,青岛开课圆满结束~~ 悟纳合,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沟通程序模式的学问,是一门研究大脑如...

  • 66届悟·国际执行师一阶段,青岛开课!

    66届悟·国际执行师一阶段即将隆重开启~ 悟纳合,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沟通程序模式的学问,是一门研究大脑如何工作的...

  •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记一次小学教研活动 ...

  • 2019.4.18今日小悟66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之道,在于利他之心。自利是人的本性,但利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利他则久;没有利他,人生和事业就会...

  • 悟记一(41)

    SS-77,人们不一定彻底了解过因果轮回,但是依旧愿意来用“恶有恶报”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这也正说明,中华文化的逻...

  • 悟记一(47)

    ZJ-4,可见人最初的理性都是经济性的,一切以实用为最后目的,都是深陷在经验之中。对民间多种信仰的信服,看起来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记一(6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f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