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到,“觉知力”是指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觉知。觉知力即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所针对的是念头、情绪、自身、环境,在今天写写觉知力到底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自身”的觉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自己,当下的那幕就像一位旁观者,看到自己的表达、各种情绪、还有头脑里一闪而过的念头,做到这些后,可以检视“自我”是否与本意相违背,也可以发现另外一个自己是如何接管所有。
最经常见到的场景,就是与人沟通。本意只是想通过语言交流,跟对方表达叙述,然后通过自己分析的道理,企图让对方接受和认可,或者纯粹就是想听听对方的表达,从中发现大家的不同点,而如果开启觉知力,将发现“自我”原来有着各种样子。也许只是想述说,并不在乎对方如何听如何看,也许只是强迫对方接受观点,也许只是因为生气不悦,想把委屈变成一种还击,也许只是因为失了面子需要“解释”一番,图个心里舒服……
可以试着做个小实验,在语言沟通开始前,仔细的问问自己,目的是想如何?等谈话完成后,再问问自己,刚才做了什么?然后对照最初的答案是否一致。见到挺多由沟通变成争吵,倾听变得不欢而散,这些最初的结果都背离了初衷,是没能及时察觉走偏的结果。
我与小伙伴们交流沟通时,会不自然流露出意识输出,以前自己很少能看到这些,但随着觉知到的现象增多,会在发生时及时观察到这个自己。这个“观察到”给了我调整的时间,区分好自己是“在说服”还是“意见分享”,修正当下的行为十分必要,因为如果觉知不到,很多时候本来只是希望分享,却变成了一场说教。
做为一个投机交易者,市场里各种被虐各种膨胀,可以说人性、情绪得到杠杆的放大,效果更甚明显,这些让自己曾吃苦不少。最开始发现在情绪前会伴随着身体小动作,比如耸着肩代表紧张不放松,比如身体某个部位开始摇摆抖动代表当下有些得意且兴奋,比如双手环抱或十指相扣代表当下正在冷静等待——这些小动作是十分明显的,但有些状态是不会有这样的动作表达。但如果觉知力在线,则能进行内视检查,从而看到这些“状态”,即使没有小动作。
后来我在盘中交易时,通过设置循环闹钟弹窗,提醒每半小时开始一次觉知力的自我遍历,渐渐对自己的状态有了更多了解,从而发现不同状态背后的情绪,而这样做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可见观察到“情绪”和“自我”,十分有助于生活和工作!
还有一种情形,觉知力也十分有意义,就是排除压力,进行自愈。如果说上面那些觉知力的是在事前、事中进行,以修正自己避免去到灾难的结果,那这里所说的就是灾难之后的运用,不可否认生活、工作中也还是有很多避无可避的糟糕结果。而在当下,能觉知到自己痛苦的一面,正视头脑里的念头,观察现在的想法,将十分有利于进行自我对话,这样对变得平静,排除压力是很有帮助的,“看”着那些负面的念头,它们也慢慢会失去痛苦的作用。
较早前写过对“觉知力”最初的认知,提到过在时间点上觉知是“当下”,而在时间段上觉知是“回顾”。举一反三的每日日志、周总结可当成对日对周的觉知观察,其实就是反省认识。可见把当下的瞬间放大,觉知力就是对我们进行三省吾身的行为力,其作用与各种日志、总结、反馈一样重要!
既然“觉知力”这么厉害,像个木得感情的杀手,那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获得?又怎样可以提高?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分享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