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就沐浴着党的阳光。
淳朴善良的祖母是村里少有的老党员,很受村里人尊敬。祖母时常教导我,遇事要先人后己,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一条米把宽的小路,村民无论赶牛赶马还是喜丧通行,都得从这条小路过。平时还勉强能通,可是一旦下雨,那条小路简直就成了一条“小溪”,根本没法走人。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每每这个时候,祖母就拖着自己年迈的身子,披着蓑衣,扛着沉重的锄头,吃力地清理路边的排水沟。等她回到家,在火塘边拧干被雨打湿的衣袖时,还很耐心地给围在火塘边的我们兄妹讲“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道理。虽然那时的我根本不懂得这些,但总感觉祖母身上有一股令人折服的力量。
祖母虽然年事已高,但身子很硬朗,她坚持每天都下地料理菜园。祖母种的菜长得很肥,又绿又油。这些菜不仅够我们一家人吃,有时她还会送一些给那些年纪跟她差不多但行动不便的老人。祖母常说:“跟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自己也会很快乐。”
那时候,每天都会有好些人上门讨饭,村里很多人因为烦这些人,总会放狗咬他们。可祖母待他们就像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似的,不仅给吃的,甚至还分一点家里仅有的米给他们。好些人见了都说祖母傻,可祖母总是莞尔一笑,说:“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挺一挺总会过去的。”我想,她心里想的也许是“天下穷人是一家”之类的吧。祖母很小就失去了双亲,是被亲戚养大的,据她说她嫁给祖父之前先后在四个村待呆过。可以想象,她一定经历了许多常人 无法企及的磨难。
正因为自己的某些经历很坎坷,祖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也更加坚定。祖母说,由于自己不识字,光是请别人写入党申请书就费了很多周折。在村里请了好几个人,都推脱各种借口拒绝。后来还是邻村的一个以前祖母帮她接生过的人帮忙写的申请并做了入党介绍人,才得以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了党以后,祖母不但自己以身作则,而且还带动周围人向党组织靠拢,向周围人宣传党的思想政策。
在她的影响下,我父亲19岁就应征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还在部队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九十年代初,父亲当选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自此,开始带领村里人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因为父亲做事干脆,又有干劲,村里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不到两年,村里居然通电了。为了能通电,当时全村人都任劳任怨。凌晨五点多就起床,一直累到傍晚,只为每天能从营盘街扛回几根电杆。十二个人扛着一根一千多斤重的电杆,在从营盘到凤塔的羊肠小道上慢慢地向前推移着,就像是蜗牛爬树一般,从澜沧江边一点一点爬到凤塔村。就这样,经过几百天的奋战,村里终于通电了。当他被评为县里的“先进党支书”时, 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付出,只是说都是村民的功劳。
那时我在上小学,偶尔会跟小伙伴去村里的办事处瞎逛。一次,一个下乡的人送了我两本杂志——一本是《求是》,一本是《支部生活》。由于家里很穷,平时也买不起课外书,我就把这两本杂志当作我的课外读物来读。后来父亲知道我喜欢读这些书,就给我找了许多。得益于这些杂志,我对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虽然认识很肤浅,但却启蒙了我的人生观。通过这些杂志,我认识了很多甘愿为了公共事业而鞠躬尽瘁的人。这些人,不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楷模。
其实,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生活中,共产党员都很普通,只不过,他们想的、做的比别人多一点而已。
忆及在怒江民族中专求学的日子,就会想起一位我至今都还叫不出名字的老者。他虽然不是我的老师,却给了我老师般的教诲。
每个星期六的清晨,我总习惯去怒江边的鹅卵石上坐着,潜心阅读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每一次去江边,总会遇到一个在怒江边翻找奇石的老者。老者两鬓斑白,但精神抖擞,一身青灰色的布衣迎风飘逸。起先,我与老者之间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或偶尔问候一下。一次,可能是走累了,老者挨着我坐下,一面用手帕擦着汗一面跟我聊起天来。
从跟他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老者是一个退休干部,也是一个老党员。他退休后,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着三个贫困学生上学。现在想来,他当时的退休金也就千把块钱,换了平常人连自己开销都还不够,可他却用这些钱做着如此不平常的事。
“您把退休金资助了他们,那您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呢?”我问他。
老者慈祥地一笑,说:
“你看我,身体还行,又没什么嗜好,一个人生活用不了多少钱。一个党员,即使退休了,也该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我把退休金给他们,只要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国家多做点贡献,我不就实现了自己的第二次价值了吗?”
“那您的孩子呢?”
“他们都出去工作了,有自己的事业呢!也都很支持我这么做。”老者顿了顿,“我现在在怒江边捡石头,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怡情,搞不好还会捡到奇石。如果真能捡到奇石,我不就能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了吗?”
说这些话时,老者很豁然。谈到资助学生,老者就像是在说一件自己分内的事似的,脸上丝毫没有做了好事后的优越感。
后来,我和老者每次相遇都会谈很多。谈文学,谈生活,谈人生,也谈党性。日子久了,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惜的是,出于对老者的尊敬,我没有主动问过他的姓名,而他自己也没说。不过,在懵懂的青春里遇到这样一位老者,不得不说我是多么幸运。
是啊!我是幸运的,通过文字,我读到了党的起源、党的历史、党的发展,通过生活,我看到了平凡党员的伟大、普通党员的坚持、寻常党员的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