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是朋友圈里的那样光鲜亮丽,朋友圈在消耗着我们有限的生命,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学会独处,学会独乐,不为众乐所迷惑,保持独醒的状态。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他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
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
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
只愿别人都带给他欢乐。
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忘掉。
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
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
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
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一种是他不管在什么时刻什么心情都需要与别人共享,
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悲哀不如众悲哀。
他永远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多事,
总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样,
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对他倾诉。
还有一种朋友,他不会与人特别亲近,
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独自快乐、独自清醒,
他胸怀广大、思虑细腻,
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
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于聆听,
像大海一样可以容纳别人欢乐或苦痛的倾泻,
但自己不动不摇。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对别人的快乐予以鼓励,对别人的苦痛施以援手。
用水来做比喻,
第一种朋友是河流型,他们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
第二种朋友是池塘型,他们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苦痛;
第三种朋友是波浪型,他们总是一波一波找上岸来,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
第四种朋友是大海型,他们海纳百川,但不失自我。
当然,把朋友作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
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
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两段话:
“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
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获。
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
“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
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
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去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
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
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吧!
因为心灵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在农业社会,友谊是单纯的,因为其中很少有利害关系。
在少年时代,友谊也是纯粹的,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很少有欲望的纠葛。
工业社会的中年人,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朋友”一词也浮滥了,
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倾听心声,
难得和一个人在茶屋里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
朋友成为群体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
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
甚至在卡拉OK这种黑暗的地方,唱着浮滥的心声。
从前,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
得到抚慰与关怀,得到智慧与安宁;
现在,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冷漠、失落、愚痴与不安。
现代人都成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
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难了。
在现代社会,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重要。
所谓“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
就是一下午静静地坐着,也能安然;
所谓“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
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自己,
那么,何不独自醒着呢?
我们只有能独乐、独醒,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
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水满的时候,在波浪推过的时候,
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