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婚姻只靠亲情维持,不如搬回父母家!

婚姻的激情是难以持久的,后来就变成了亲情——好多人这么定义婚姻。拉着你的手,虽然像左手摸右手,好歹可以相互扶持,多好。
可是,婚姻如果真的靠亲情维系,我干嘛不回去跟父母住?或者就跟孩子过。
还有,婚姻是经济共同体,婚姻是一起养小孩的责任,婚姻是双方共同承担生活的风雨和家务,婚姻的重点是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等等等伪命题,都可以一枪毙命:
经济共同体?可以去找生意合伙人,理财顾问;
养小孩,干家务活?保姆和钟点工,托管机构,甚至一个冰箱的作用,都比男人大;
共同兴趣爱好?打球有球友,读书有书友,户外有驴友。
所有的伪命题,都来源于:婚姻在现代的维系越来越艰难,每个人越来越有能力离开配偶,而“亲情”这个伪命题,害了太多婚姻陷于泥沼、没有勇气离开也没有方法建设,还美其名曰“我们有亲情”的男女。
好,看看婚姻怎么维系。从前是:你种地,我纺纱。你捕鱼,我织网。
现在,老娘既能捕鱼又能织网,还能带孩子学习捕鱼织网。如果只是为了亲情,经济共同体,抚养孩子,做家务,婚姻没有存在的理由。
婚姻最重要的,是男女双方彼此的爱情、理解和性关系。
诺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绝世好书《思考,快与慢》中说到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道斯指出婚姻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预测:
做爱的频率减去争吵的频率
你应该不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负数。”
大多数出了状况的婚姻都是负数。因为第一个数据接近于零,第二个数据却接近无限。
其实,双方的不能相互体谅、不能好好沟通、憎恶和蔑视的情感状态,那些让人控制不住总是要去争吵的状态,都来源于性生活的不够美满和谐,或者几乎没有性生活导致的干枯。
这种情况下,劝其中一方冷静,跳出来看自己,用禅宗或心理分析,读一读《非暴力沟通》这些书,都不容易。一场真正的做爱可能会好些。
真正好的沟通,是能告诉对方自己在性生活上有什么感受,什么要求,真实的感受,从而改善双方的行为,能够拥有美满的性生活。
所以,甚至世界上对离婚最严厉的宗教,譬如基督教,都认为没有性的婚姻不合理,允许离婚。
这么说,不是夸大性生活的作用,不是说共同抚养孩子的责任不重要,而是告诉那些用亲情来自欺欺人的人:仅有亲情的婚姻是没有要求的婚姻,苦苦维系一个低质量的婚姻,以为两个人住一套房子更划算,这个看法就是错误。
男女的爱情是有性才能长期维系的爱情,经营婚姻先要好好经营性生活,而不是忍忍忍,靠牺牲来维系。
一个媒体女性忍受了长达4年的无性婚姻,因为孩子还小,离婚对孩子不好。还有舍不得那个经济共同体,就忍了。
可她经常会对孩子暴怒,无法控制自己。之后又去跟孩子道歉,哭泣,自觉失败。
最终她选择离婚。
离婚后的她并没有马上找到男朋友进入幸福的婚姻,但是她活得有尊严有光彩,一切都好起来了,因为她终于走出了“在婚姻中得到一些权益,而损失最重要的东西”的死循环。

在婚姻中经营得好的夫妻,无论年龄多大,都有自己方式的满意性生活。
所谓三流文学作品中的恋爱和激情,那并不是婚姻的基础,而只是昙花一现。这种偷情带来的激情不能维系婚姻。夫妻甚至不一定因为相爱而结婚,而只有产生了性关系,性关系用于制造感情和家庭之后,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是为了“彼此忠贞、传宗接代、良善愿望”而产生的结果。
CJ刘易斯在《魔鬼家书》中的表达,应该是对婚姻与性关系最好的注释了。
愿我们不只有亲情,还有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