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作者: 筱湮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19:54 被阅读0次

说明:本文为《设计模式之禅》的阅读笔记,主要总结精华和记录自己的部分理解。代码部分由Kotlin实现。

1. 定义

也叫做生成器模式Builder模式

Sepa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object from its representation so that the same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creat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其实就是将一个复杂对象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对象,然后一步一步构建而成。它将变与不变相分离,即产品的组成部分是不变的,但每一部分是可以灵活选择的。

建造者模式的通用类图如下:


建造者模式通用类图.png

在建造者模式中,有如下4个角色:

  • Product产品类
    通常是实现了模板方法模式,也就是有模板方法和基本方法。可参考:模版方法模式

  • Builder抽象建造者
    规范产品的组建,一般是由子类实现。

  •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
    实现抽象类定义的所有方法,并且返回一个组建好的对象。

  • Director导演类
    负责安排已有模块的顺序,然后告诉Builder开始建造。

来一个实例看看!
在游戏软件中,人物角色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的性别、外观、脸型、服装等外部属性有所差异,可以使用建造者模式来创建人物角色对象。类图如下:

建造者模式示例.png

在这个例子中,Actor充当产品,ActorBuilder充当抽象建造者,HeroBuilder,AngelBuilder充当具体建造者,ActorController充当导演,实例代码如下:

// 角色类
class Actor {
    var type: String? = null
    var sex: String? = null
    var face: String? = null
    var costume: String? = null
    var hairStyle: String? = null

    override fun toString(): String {
        return "sex: $sex" +
                "\nface: $face" +
                "\ncostume: $costume" +
                "\nhairStyle: $hairStyle"
    }
}

// 角色建造器:抽象建造者
abstract class ActorBuilder {

    protected val actor: Actor = Actor()

    abstract fun setType()
    abstract fun setSex()
    abstract fun setFace()
    abstract fun setCostume()
    abstract fun setHairStyle()

    fun build(): Actor {
        return actor
    }
}

// 天使角色建造器:具体建造者
class AngelBuilder: ActorBuilder() {

    override fun setType() {
        actor.type = "天使"
    }

    override fun setSex() {
        actor.sex = "女"
    }

    override fun setFace() {
        actor.face = "美丽"
    }

    override fun setCostume() {
        actor.costume = "白裙"
    }

    override fun setHairStyle() {
        actor.hairStyle = "披肩长发"
    }
}

// 英雄角色建造器:具体建造者
class HeroBuilder : ActorBuilder() {

    override fun setType() {
        actor.type = "英雄"
    }

    override fun setSex() {
        actor.sex = "男"
    }

    override fun setFace() {
        actor.face = "帅气"
    }

    override fun setCostume() {
        actor.costume = "盔甲"
    }

    override fun setHairStyle() {
        actor.hairStyle = "短发"
    }
}

// 角色创建控制器:导演类
class ActorController {

    fun getActor(actorBuilder: ActorBuilder): Actor {
        actorBuilder.apply {
            setType()
            setSex()
            setFace()
            setCostume()
            setHairStyle()
        }
        return actorBuilder.build()
    }
}

// 客户端测试类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actorController = ActorController()
    val angel = actorController.getActor(AngelBuilder())
    println("${angel.type}的外观:\n$angel")
}

运行结果:

天使的外观:
sex: 女
face: 美丽
costume: 白裙
hairStyle: 披肩长发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在建造者模式中,客户端只需要实例化指挥者(导演类),然后根据需要的角色传入具体建造者的对象,具体建造者一步一步构造有个完整的产品。在如上所述的示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具体建造者类,可以返回不同的角色。
所以有多少个产品类,就有几个具体的建造者。

2. 建造者模式的优缺点

2.1 优点

  • 封装性好,构建和表示分离
    使用建造者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如例子中我们就不需要关
    心每一个具体的模型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产生的对象类型就是Actor。

  • 扩展性好,各个具体的建造者相互独立,有利于解耦
    新增具体建造者无需修改原有代码,扩展方便。符合开闭原则

  • 便于控制细节风险
    隐藏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由于具体的建造者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对创建过程逐步细化,而不对其它模块产生任何影响。

2.2 缺点

  • 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相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如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则不适合建造者模式,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 如果内部变化复杂,如果产品内部发生变化,则建造者也要同步修改(可能导致需要定义许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维护成本较大。

3. 使用场景

  • 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执行顺序,产生不同的事件结果时,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
  • 多个部件或零件,都可以装配到一个对象中,但是产生的运行结果又不相同时,则可以使用该模式。
  • 产品类非常复杂,或者产品类中的调用顺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能,这个时候使用建造者模式非常合适。
  • 在对象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的一些其他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时,也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封装该对象的创建过程。该种场景只能是一个补偿方法,因为一个对象不容易获得,而在设计阶段竟然没有发觉,而要通过创建者模式柔化创建过程,本身已经违反设计的最初目标。

4. 最佳实践

在使用建造者模式的时候考虑一下模板方法模式,别孤立地思考一个模式,僵化地套用一个模式会让你受害无穷!

附1:思维导图


建造者模式 (Builder Pattern).png

附2:示例代码https://github.com/ooxiaoyan/BuilderPatter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mgcdtx.html